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網友聲音

感悟習近平黨員干部如何“做人、干事、為官”

郭俊奎

2014年05月12日15:1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河南考察時強調,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實,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務必把加強道德修養作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課……各級黨組織要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用好選人用人考德這根杠杆,引導黨員干部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實實干事、清清白白為官。(5月11日《人民日報》)

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是我們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証。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實,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如何才能加強道德修養?如何才能以道德的力量去贏得人心、贏得事業成就?如何才能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實實干事、清清白白為官?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同志的講話,筆者認為:

要永葆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事業的成敗歷來與艱難困苦搭伴。艱苦奮斗是戰勝困難的強大武器,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境界,也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外在表現。我們反對享樂主義,並不是反對改善人民生活,更不是提倡大家都當“苦行僧”,而是反對隻顧物質享受而脫離群眾、沉湎於聲色犬馬而玩物喪志的腐敗作風。現在,一些同志一講到艱苦奮斗,就有一種排斥心理,總感到與時代不合拍,缺乏帶頭弘揚和實踐的自覺性。突出反映在學習不刻苦,懶於動腦,把很多時間用在了應酬和娛樂上﹔工作怕吃苦,懶於動手,懶於動身,缺乏抓落實的狠勁韌勁﹔生活怕艱苦,貪圖安逸,追求享樂,不願到基層去、到條件差的地方去。實踐証明,無論是一名黨員領導干部,還是一名普通黨員干部,具有了艱苦奮斗精神,就意味著具備了一種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的堅韌斗志,一種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進取精神,一種不怕犧牲、忘我奉獻、不懈追求的堅強毅力,一種埋頭苦干、勤勤懇懇的務實作風,一種常懷憂患、居安思危的清醒態度,一種富貴不淫、貧賤不移的高尚情操。就會做到,無論是在艱難困苦的逆境之中,還是在條件優裕的順利之時,都能保持政治本色,都能嚴格遵守黨的紀律,位為民正、權為民用、欲為民節,干大事、成大業。 所以,黨員領導干部加強道德修養,必須突出保持艱苦奮斗本色這個重點。

要始終堅持勤政敬業的操守。勤政敬業,既是黨員領導干部應有的道德境界和行為操守,更是對黨員領導干部的基本道德要求。勤政敬業就是要對工作有熱情、對人民有感情,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性﹔就是要認真調查研究,了解群眾的基本訴求,把握改革發展趨勢,探索事物發展規律,不斷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就是要有恪盡職守、勤奮努力、勇於奉獻的獻身精神,艱苦奮斗、銳意改革、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不怕困難、不畏艱險、知難而進的拼搏精神,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埋頭苦干的務實精神。當前,一些黨員領導干部缺乏事業心和敬業精神,工作不思進取,隻當和尚不撞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有的對不正之風不敢抓不敢管,寧誤事業,不丟烏紗﹔有的對群眾的呼聲不聞不問,對群眾的事情漠不關心﹔有的辦事拖拉,作風散漫,該辦的事不辦,遇到矛盾繞道走,唯恐自己擔責。這樣的黨員領導干部,根本不能算是一個好干部。因此,加強道德修養必須把勤政敬業放在首位,必須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必須竭盡全力為人民服務,這是黨員干部最起碼的職業道德。隻有這樣,才能談得上腳踏實地、心系百姓、盡職盡責,也才有可能做到一切想著人民、一切為了人民。

要永遠保持一顆平常心。古人講,“求名之心過盛必作偽,利欲之心過強多偏執”。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大凡有所作為的人無不把淡泊名利、無私奉獻視為一種道德風范和精神境界,作為修身養性、完善自我的行為准則。我們共產黨人更應該如此。時下,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名利之心過盛,升官發財的願望比較強烈。有些人官癮太大,脫離實際搞自我設計,不達到目的不罷休﹔有些人愛錢如命,千方百計斂財。這都是產生腐敗問題的前兆。因此,黨員領導干部加強道德修養,要把淡泊名利、無私奉獻視為一種精神境界,永遠保持一顆平常心。 要視名利淡如水。一個人隻要正確認識自己,少一些不切實際的奢望,就一定會從名利羈絆中解脫出來,感受到生活的快樂和多彩。古人說:“知足者常樂,貪婪者常悲。” 就是這個道理。有些東西,我們應該得到,也能夠得到﹔有些東西,我們不該享有,也不能去攫取。作為黨員干部,這不僅僅是覺悟,更是應有的自知之明。所以,應該滿足於本職崗位,不要把升官看得太重﹔應該滿足於現有生活條件,不要把金錢看得太貴。要想想,官當多大才是個頭,錢財得多少才覺得夠!要知道,一個人真正具備了淡泊名利的涵養和素質,體內的“抗體”和“免疫能力”就會大大增強,一種浩然正氣就會支撐著你,就能經得起各種誘惑的考驗。

分享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