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趙克志在畢節市赫章縣海雀村調研時強調

趙克志:遠學焦裕祿 近學文朝榮

趙國梁

2014年05月12日15:17  來源:貴州日報

海雀村是畢節試驗區改革發展的一個縮影,文朝榮同志是貴州農村黨支部書記的杰出代表,是全省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是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一面鏡子

文朝榮同志的精神,概括起來就是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愚公移山、改變面貌、造福子孫

挖掉貧困落后、石漠化、官僚主義“三座大山”,為科學發展、后發趕超、同步小康不懈奮斗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深學、細照、篤行”的要求,真正立好焦裕祿這個標杆,真正把文朝榮作為鏡子,解決好“四風”問題,把黨員干部精氣神撐起來

5月8日,省委書記趙克志到畢節市赫章縣河鎮彝族苗族鄉海雀村調研。他強調,全省上下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指導蘭考縣委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扎實開展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遠學焦裕祿、近學文朝榮,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愚公移山、改變面貌、造福子孫,挖掉貧困落后、石漠化、官僚主義“三座大山”,為科學發展、后發趕超、同步小康不懈奮斗。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廖國勛參加調研。

海雀村地處黔西北高原雲貴交界處,海拔2300米,山高坡陡、土地貧瘠,是全省扶貧開發一類重點村。1985年,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習仲勛同志在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赫章縣有一萬二千多戶農民斷糧,少數民族十分困難卻無一人埋怨國家”一文上作出重要批示:“有這樣好的各族人民,又過著這樣貧困的生活,不僅不埋怨黨和國家,反倒責備自己‘不爭氣’,這是對我們這些官僚主義者一個嚴重警告!!!請省委對這類地區,規定個時限,有個可行措施,有計劃、有步驟地扎扎實實地多做工作,改變這種面貌。”同年7月,時任貴州省委書記胡錦濤同志到赫章縣視察調研,之后,親自倡導並報經國務院批准建立了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從此,海雀村向貧窮落后發起了總攻。30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幫助下,在文朝榮老支書的帶領下,海雀村黨員干部接力奮斗、各族群眾奮力拼搏,書寫了絕地逢生的精彩傳奇,淬煉出了不向貧困彎腰的奮斗精神。從畢節試驗區建立之初到2013年,海雀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從33元增加到5460元﹔貧困人口從730人降到250人﹔森林覆蓋率從5%上升到70.4%﹔人口自然增長率從13‰下降到2‰。

早上9點從貴陽出發,經過輾轉奔波、長途跋涉,下午4點,趙克志抵達海雀村,參觀文朝榮同志事跡陳列室,慰問文朝榮同志的家屬,看望當地群眾和駐村干部。在文朝榮同志事跡陳列室,老支書生前使用過的鐮刀、算盤、犁頭等一件件實物,過去海雀村泥濘的道路、破舊的杈杈房、茅草房等一幅幅照片,群眾植樹造林的登記冊、老支書親筆書寫的護林公約,真實記錄了文朝榮同志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趙克志仔細觀看,不時駐足、感慨良久。趙克志親切看望了文朝榮同志的家屬,關切地詢問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他們表示慰問。村民安美珍老人已經93歲,親眼見証了海雀村的發展變化。30年前,老人一家4口人隻有3個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如今住上了新房子,用上了鐵爐子,看上了液晶電視。趙克志握著老人的手說,苦日子過去了,生活越來越好了,祝老人健康長壽。

趙克志還考察了村小學、衛生室和村紅花種植示范基地。在村小學,教師們已經用上了電子白板、投影儀等現代化教學設備,縣裡正在為教師修建周轉房。村衛生室配備了基本醫療設施和醫務人員,村民可以在這裡享受到便捷的醫療服務。趙克志向堅守在貧困地區的教育工作者和醫務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他說,村小學有了信息化教學設備,農村孩子可以分享優質教育資源﹔村衛生室辦好了,群眾就可以小病不出村、健康有保障。在村紅花種植示范基地,趙克志了解了組織運作、種植技術、市場銷售等情況,要求海雀村繼續加大農業結構調整,盡快把產業發展壯大,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在村黨員活動中心,趙克志與基層干部、村民代表座談,同大家一起商討推進海雀村新一輪改革發展。新華社貴州分社原社長劉子富講述了自己6次來到海雀村採訪的感受,部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作了發言。在認真聽取大家的發言后,趙克志說,海雀村是畢節試驗區改革發展的一個縮影,文朝榮同志是貴州農村黨支部書記的杰出代表,是全省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是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一面鏡子。文朝榮同志的精神,概括起來就是“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愚公移山、改變面貌、造福子孫”,艱苦奮斗就是不甘落后、不怕困難,無私奉獻就是勤政為民、清正廉潔,愚公移山就是鍥而不舍、持之以恆,改變面貌就是發展經濟、脫貧致富,造福子孫就是著眼長遠、打牢基礎。全省上下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深學、細照、篤行”的要求,把學習文朝榮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融入到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迅速掀起學習熱潮,補足黨員干部精神之“鈣”,真正立好焦裕祿這個標杆,真正把文朝榮作為鏡子,解決好“四風”問題,把黨員干部的精氣神撐起來,用推進改革、加速發展、改善民生的成效檢驗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

趙克志強調,要從海雀村的發展變化中進一步增強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堅定性,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關系,以海雀村的脫貧致富為榜樣,光有綠水青山餓肚子不行,有了金山銀山把環境破壞了也不行,切實做到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在新一輪改革發展中,要解放思想、求實進取,科學編制海雀村新一輪改革發展規劃,理清發展思路,提出發展目標、發展任務、發展措施,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培育主導產業,因地制宜發展種植、養殖、加工、服務等產業,加快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按照環境美、精神美、產業美、生態美的要求,真正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祝願海雀村群眾生活越來越好,日子越過越美、越過越幸福。

9日至10日,趙克志還深入納雍縣、織金縣農村、產業園區、企業和農戶家中,了解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情況。納雍縣編制了30萬人口規模的縣城發展規劃,建設了連接新老城區的雍陽大橋,城市發展空間得到極大拓展。該縣城市新區建設如火如荼,教育園區正在加快推進,產業園區內已入駐了一批企業。勺窩鄉是納雍縣的一個特色小城鎮,集聚人口8000多人,400多戶地質災害移民搬遷至此安居樂業。織金縣產業園區綺陌工業園引進民營企業規劃建設標准廠房,已經入駐投產的東偉服裝廠已吸納6000人就業,產品遠銷國際市場。該縣凱馬汽車、幺貴食品、九豐食品、中石化煤化工、三甲重工、精細磷化工等一批項目也正在加快推進。熊家場鄉白馬村是織金縣“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修建了廣場、硬化了串戶路和院壩,養心草、紅櫻子高粱和黑山羊等特色種養業發展迅速,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趙克志對納雍縣、織金縣的發展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說,兩個縣發展很快、變化很大,產業園區和城鎮化建設的成效令人鼓舞,城鄉面貌正在發生顯著而深刻的變化。要堅持走山地經濟之路和山地新型城鎮化道路,倍加珍惜難得的歷史機遇,倍加珍惜大好的發展局面,艱苦奮斗、長期奮斗、不懈奮斗,推動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畢節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和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分享到:
(責編:李葉、秦華)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