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網友聲音

從習近平“善於向古人借智慧”想到了啥

楊麗娟

2014年05月09日15:1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華文明亦稱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中華文明史源遠流長,“一萬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國家史”,舉世公認。因此,一提起“中國古人的智慧”,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感到自豪和驕傲。而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視中華文化,善於向古人借智慧方面便做的很好,尤其是在歷年講話和文稿中習總書記屢次提及領導干部修身問題,多引用古代典籍佐証,透徹而清晰,引起了大部分領導干部的思想共振。

“志之所向,無堅不入”,立志為基本思想素養。當官為了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隻有為官者自己心中最清楚。這就不得不提一提“立志”的問題了。立志是事業的開始,也是基礎,如果領導干部不能在事業一開始的時候就弄清楚根本信仰問題,弄清楚“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三大問題,培養起為官者的基本思想素養,則必會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不知該何去何從。因此,各級領導干部需站在一定的高度上,讓共產主義信仰在心中升華,讓“一切為了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做好群眾的兒子”成為自己的志之所向,唯有如此,才能始終站在群眾的立場,用一股子倔勁帶領群眾一起實現共同的“中國夢”,也才能真正凝聚起民心,帶領全中國人民團結起來攻堅克難,開創國家各項事業的新局面。

“言而不信,何以為言”,守信為基本道德素養。“信”字由人和言組成。言語能傳達信息,我們也在不斷交流中了解彼此,表達信任。所以說,“信”是社會交往的基本道德。對於各級政府來說,“信”字前面還需加一個“公”字,“公信”,包含公理、公義、公權、公利。其所產生的令公眾信任的力量,便是“公信力”。近幾年,我們常聽到一個組合詞語,公信力下降,其中一部分原因,便是因為一小部分慣於“開空頭支票”的領導干部極大的敗壞了政府的形象。“浮言高論的多”,“踏實干事的少”﹔“說漂亮話的多”,“干漂亮事的少”,長此以往,當信任被透支,干群之間必然會出現矛盾和沖突,因此,守信應該成為各級領導干部的基本道德素養。從群眾冷暖出發,對群眾言出必行,真正把群眾所關心的事情落到實處,方能最終贏得群眾的信任。

“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審慎為基本政治素養。“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詩經·小雅》裡的這句話常被后人用來形容審慎的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引用此語,意在說明黨員領導干部應該時刻在內心保存一份敬畏心,在用權上,慎之又慎,絲毫不能懈怠。因此,審慎應該成為從事社會政治活動所必需的基本條件和基本品質。也就是說各級領導干部需把審慎作為基本的政治素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懂得自己手中的權利來自於人民,必須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絕不可用“私心”代替了“公心”,縱容自己的私欲膨脹﹔絕不可因為“自身利益”而放棄“秉公用權”,凌駕於人民的利益之上。唯有時時反觀自身,檢視不足,時刻謹記廉潔從政,周密而慎重的對待手中的“權利”,方能用好權利這把“雙刃劍”,真正維護好國家的公平正義。

分享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