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新疆烏恰:“對症下藥”祛除村干部“拖沓風氣”

2014年05月09日10:1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新疆烏恰縣充分發揮“村民說事”、“民事村辦”和“村務會商”三個民主議事平台的交流、反饋、決策和監督功能,督促村干部轉方式、轉作風,提高為民服務能力和水平。

搭建“村民說事”平台,轉變“官僚風”。各鄉鎮、街道每月確定1至2個固定說事日,設立相對固定的村民說事室,各村干部在固定時間准時接待說事群眾,進行民主議事,變“上門受理”為“主動接待”。村民通過說事會表達訴求、意見和建議的同時,也為村集體發展獻計獻策,加強了村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基層干部通過說事制度面對面傾聽群眾心聲,及時掌握村民思想動態和各類矛盾糾紛,解決問題,改善干群關系。對於說事會上提出的事項,由村干部負責抓好落實,並定期回訪,公示辦理結果,確保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2013年以來,共召開村級說事會3000余次,收到各類議題3萬余個,其中80%以上得到及時解決,處置矛盾糾紛331起,調解成功率達98.3%,信訪率同比下降33.1%。

搭建“民事村辦”平台,治理“拖沓病”。以村級便民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為契機,成立以村干部、黨員骨干、大學生村官為主體的專兼職“民事代辦員”隊伍,推出集民情收集、分析、辦理、反饋等於一體的“民事村辦”制度,拓展包括政策咨詢、公益服務、証照審批、調解援助、訴求反映、投訴舉報等六大類服務內容,深化村級便民服務體系,延伸服務領域和觸角,提高村級組織為民服務效率。目前,已覆蓋全縣90%以上的行政村,累計參與辦理行政審批事項3031余件(次),幫助3000多名困難群眾領取各類補助款近10萬元,受理登記各類民事辦結率98.7%,切實轉變了村干部工作作風,實現了民事辦理由“群眾向上跑”為“干部向下走”,變“民找事”為“事找民”。

搭建“村務會商”平台,防止“糊涂賬”。大力推行“村務會商”制度,以村黨組織為核心,邀請村民廣泛參與,定期召開包括村務決策、民情辦理、財務審簽、述職述廉等事項在內的村務聯席會議,鼓勵村民參事議事,保障村務事項信息公開。2013年以來,全縣34個行政村共召開會商會議800余次,參加群眾3萬余人(次),切實做到重大事項共議決策,村級財務共審聯簽,民情民事共商會辦。

(新疆克州公格爾之窗黨建雲平台供稿)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