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武昌區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堅持“四查四看四到位”,夯實學習教育、聽取意見兩大基礎,努力做到“政治擔當到位、標杆示范到位、聚焦四風到位、立行立改到位”,系統全面推進教育實踐活動有效開展。
查活動進展,看政治擔當是否到位。通過“四抓”,提高全區上下思想認識,強化各級黨委和“一把手”政治擔當。一是帶頭抓。3次召開常委會,對全區活動進行頂層設計。區委主要領導帶頭為區管領導干部、基層黨組織書記講黨課4場次、帶頭集中學習談體會、帶頭深入“五個一”聯系點蹲點調研和隨機走訪。二是抓書記。實施公開承諾制,壓實領導責任。區活動辦和督導組隨時暗訪、抽查、隨機提問。定期召集會議對“一把手”提要求、加壓力、緊螺絲。三是抓專班。抽調精干力量組建專班,明確責任,合理分工,加強全區活動的總體謀劃和整體推進。區委賦予專班“憲兵隊”的權威,確保全區上下不折不扣完成規定動作。四是抓督導。注重壓力傳導,向全區80個單位派出14個督導組,區級領導擔任組長,建立督導工作例會制度,每月召開一次組長會議,半月召開一次聯絡員會議,第一時間傳達省市新要求新精神,及時掌握情況、糾偏糾錯。
查領導帶頭,看標杆示范是否到位。組織黨員領導干部原原本本學、結合實際學、分層分類學,切實做到領導示范、學用相長。一是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專題學習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指定書目、黨章、省市有關精神等。專門整理匯編了必學書目和文章,編印應知應會題庫,發放學習資料10萬冊。二是用身邊典型教育身邊人。建立吳天祥黨性教育基地,122批次4304名黨員干部參觀學習。組織黃春香先進事跡巡回報告,制作宣傳冊,拍攝專題片,報告團宣講31場,1萬余人受教育。三是集中學習開口講。每周四晚為全區集中夜學時間,區領導帶頭在大會上談體會,500余名科級以上黨員干部現場評說。全區已集中學習14次,其中夜學6次。四是圍繞難題抓調研。開展《破解》2014行動,由四大家領導帶頭,街道和區直機關部門參與,圍繞區域發展重大問題,確定31個重點調研課題,從5月份開始分批以區委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形式交流研討。
查聽取意見,看聚焦四風是否到位。既追求廣開言路的“廣度”,又注重聚焦四風的“精度”,深入群眾、沉到一線,真聽意見、聽真意見。一是常委蹲點聽意見。11位常委遍布全區55個聯系點,深入執法監管部門、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一線,隨機聽取服務群眾意見。二是社區三問聽意見。黃鶴樓街2012年7月在全省城市街道中率先實施“社區三問”群眾工作法,主動沉到社區,堅持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目前已在全區鋪開,反響良好。三是深入訪談聽意見。區委常委帶頭圍繞“大機關、大文化、大民生”主題廣泛聽取意見建議,深刻查找問題不足。全區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已全面啟動,2000余名機關在職黨員全部進社區報到,與社區群眾深入交流、收集各類意見。四是結合載體聽意見。結合“生根社區”系列活動,整合“老吾老”、治庸問責、“三萬”等既有工作載體,廣泛聽取意見。全區參與征求意見人數17525人,收集意見5849條,為查擺問題、整改落實打下堅實基礎。
查邊學邊思,看立行立改是否到位。武昌區從一開始就抓好問題的查與改,從查入手、以改落腳,邊查邊改、立行立改。群眾的關注點,就是整改的著力點。建立整改督辦機制,確保1108條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件件有著落。針對職責交叉、推諉扯皮問題,正在著手建立部門責任體系和公務員崗位責任制。針對涉企、涉教、涉醫違規收費問題,查處5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人,涉案金額212萬元。針對脫離群眾、體內循環問題,實行街道、社區干部下沉社區網格,將居民群眾評價佔干部考核的比重提至30%。活動的落腳點,就是整改的突破點。圍繞活動主題,深刻思考總體性問題和制度性方案。比如,籌備成立“大民生委”,整合民生保障的政策、資金等各類資源,探索協同善治多元管理新模式,有效解決“為民”問題。比如,按照“指標項目化、項目事項化、事項承諾化”要求,將指標分解到具體項目、項目分解成各種事項,事項進入干部履職盡責個人承諾,貫通考人與考事的邏輯節點,有效解決“務實”問題。比如,針對黨員干部政治成長、崗位變換以及特殊時段等關鍵節點,實施追蹤式、提醒式、排險式、警示式“四位一體”的節點廉政教育機制,著力解決“清廉”問題。
(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黨建雲平台供稿 張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