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浙江省常山縣:重抓“五個一”實現群眾路線教育和治水工作“兩促進”

2014年05月07日17:0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常山縣突出抓好“五個一”,以治水工作實績來檢驗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效,切實推進該縣“五水共治”共建生態家園工作。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一條心”抓治水。致力構建上下一心的治水格局。一是“領導抓、抓領導”。縣委縣政府先后7次專題研究治水工作,縣四套班子領導改“聯系制”為“領創領銜領辦制”,帶頭深入一線參與治水工作。縣委成立“五水共治”工作領導小組,均由縣委常委或副縣長擔任。二是“河長抓、抓河長”。縣委書記作為全縣的“總河長”,書記、縣長親自帶隊督查,發現問題當場交辦相關“河長”,縣治水辦跟進督查問效。在此推動下,各級“河長”全面行動。全縣“一港四溪”和21條小流域的“河長制”,已經由“岸上”覆蓋向“水裡”覆蓋轉變,實質性推進。三是“全民抓、抓全民”。開展“百個部門挂聯治水、百家企業認領治水、百名干部幫扶治水、百位鄉賢結對治水”為主要內容的“四百”活動,激發全民治水積極性。

二是注重統籌推進,“一盤棋”抓治水。以“統”的思路、“統”的方法抓治水。一是統籌“三大行動”。將“五水共治”行動、“共建生態家園”行動和 “美麗鄉村建設”行動統為一體,明確“治水重在治污,治污重在農村”。二是統籌項目安排。以項目落地保証治水落實,做到“治水項目化、項目責任化”。全縣已派出治水重點項目53個,總投資31.65億元。三是統籌整合資金。縣委決定,各部門的涉農資金必須整合使用,整合投放到“五水共治”中,確保“有錢治水”。

三是聚力攻堅難點,“一股勁”抓治水。堅持在水裡找問題、在岸上抓治理。一是“治礦”。大力開展以礦產資源整治為重點的“藍天三衢生態治理工程”,已整合3家石灰石礦山企業,整治3家輕鈣企業,關停47孔石灰立窯、124條鈣加工生產線,有效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二是“治砂”。全縣46家採制(洗)砂場均實行分類處置,其中關停取締28家,規范提升12家,採砂“一江黃”現象不復存在。三是“治亂”。集中4個月時間,全面整治工程建設領域不法行為,營造良好治水環境。

四是全面推進治污,“一張網”抓治水。以編制“四網”為治污重點,全面推進任務落實。一是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網。按照“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的要求,確保全縣180個行政村污水治理工程全覆蓋。今年實施80個村,確保10月底前達標驗收。二是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網。組織開展清潔家園集中行動,探索建立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新模式,將垃圾治理、河道管理納入村規民約。三是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網。關停、拆除28個生豬養殖場,削減生豬8422頭。全縣大中型水庫、飲用水源地及重要生態功能區將全面落實禁止網箱養魚、施肥養魚。四是工業污染治理網。關停化工、造紙企業6家、生產線12條。

五是嚴格督查問效,“一把尺”抓治水。督查考核尺子量進度、量成效,嚴督嚴考抓好治水工作。一是督查重嚴格。採取“不定時、不通知、現場暗訪、公開公示、倒查整改”的方式,高密度督查治水工作,督查情況、現場圖片、相關河長、聯系部門在全縣通報。二是考核動真格。修改鄉鎮(街道)、部門的綜合目標考核辦法,將“五水共治”、共建生態家園作為考核的重點,將領導干部治水履職情況列入干部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確保各級干部合心合力抓治水。

(常山縣黨建宣傳雲平台供稿 徐高飛)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