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對口選派  育管結合  雙向互動

福建省福州市:異地鍛煉基層組織帶頭人領跑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2014年05月07日10:0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福州市把加強村(社區)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作為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和推進基層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舉措,分批次、分類型選派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異地挂職,通過對口選派、育管結合、雙向互動等方式,領跑基層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分門別類,對口選派。按照“對口協作、地域相近、情況相似”原則,確定選派對接關系,並從全市村(社區)“一十百”黨建精品示范單位中篩選出1個標杆、12個精品、40個示范單位作為挂職基地。由接收單位對挂職基地村(社區)按照傳統農業村、現代農業村、工業村、商貿服務業村、觀光旅游村和城市社區、縣城社區、農村社區進行劃分,並根據黨建工作、產業發展、服務功能的不同,分類篩選,形成挂職基地村(社區)“菜單”供派出單位選擇。派出單位從需要轉型升級或相對后進薄弱的村(社區)中通過層層推薦,確定挂職干部,並引導挂職干部根據自身實際和工作需要,採取“菜單式”點選黨建工作、產業發展、服務功能相近的村(社區)開展挂職鍛煉。在全市村(社區)“一十百”黨建精品示范單位的集群示范效應帶動下,大部分挂職干部所在的村(社區)黨組織教育實踐活動都能做到先行一步、扎實開展、有序推進。

保障到位,育管結合。對挂職干部給予關愛,實行“統一發放補助、統一安排食宿、統一提供生活用品”,切實為挂職干部提供全面保障,讓挂職干部安下心、沉下身工作。對挂職干部注重教育和管理相結合,努力做到在教育中管人、在管理中育人。實行“定崗、定責、定培養” 計劃,為每位挂職干部量身定制《培養鍛煉方案》,讓挂職干部有職、有責。採取“雙導師”制,每名挂職干部都由“鄉鎮(街道)科級干部+挂職基地村(社區)書記”的雙導師聯系指導。推行“五個一”,要求挂職干部在挂職期間做到參加一次崗前培訓、走訪一批當地群眾、慰問一戶困難黨員、調研一個重點項目、撰寫一篇心得體會,促進挂職干部鍛煉成長。挂職結束后,一些地方還採取異地挂職干部“聯合考評”方式,即“個人述職+村民代表測評+上級領導點評”,將異地挂職干部的表現考准察實。嚴格的教育管理,促進挂職干部自覺自律,在組織開展本村(社區)教育實踐活動時,能夠以身作則,帶領黨員、干部認真組織學習,扎實開展“民情大走訪”活動,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

共建結對,雙向互動。積極引導基地村(社區)與派出村(社區)建立友好合作關系,通過“契約式”共建,雙方簽訂共建協議書,推動雙方在人才交流、資源共享、技術開發等方面建立互幫互助的長效機制。全市已有326個選派挂職書記的村(社區)與挂職基地村(社區)簽訂共建協議。在此基礎上,結對雙方積極開展互動交流活動,互派干部參觀學習。以強村帶弱村、城中村帶山區村、城市社區帶縣城(農村)社區等形式,通過黨建項目帶動,就黨建、經濟、服務等進行項目雙向對接,實現結對雙方共同發展、共同提高,使單向“索取式”的挂職鍛煉向雙向“互利式”交流提高轉變。目前,各派出村(社區)與基地村(社區)已落實各類結對項目56個,有效解決了共建雙方一批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推動了一批軟弱渙散村(社區)黨組織的整頓,通過邊學習、邊挂職、邊整改,基層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實效提升進一步提升。

(福州黨建雲平台供稿)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