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縣堅持開門搞活動,始終走群眾路線,著力保障群眾“五權”,取得顯著成效,全縣呈現干部作風轉變、機關效能提升、干群智能集聚、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局面。
保障群眾知情權,廣而告之全覆蓋。以電視、報紙、簡報、網站、專題、專欄,開通“黨建洪澤”微博微信、教育實踐活動手機報、大湖論壇群眾路線,在交通要道口、城區主干道和人群密集地懸挂張貼標語,在廣場、沿街商鋪LED電子屏滾動播放標語,協調移動、聯通、電信部門向黨員干群發送短信,利用戶外“高炮”平台,全天候、全覆蓋、全方位報道活動進展和亮點。同時成立理論宣講團、文藝宣傳隊、大學生村官宣講員等16支隊伍,走向市民廣場、基層單位、鎮村社區廣泛宣講,開展“送書、送戲、送電影”活動,編寫散發群眾路線通俗讀本2.8萬份,組織“文化集市”23場,巡回播放“身邊人眼中的周恩來”、“焦裕祿”等影片126場,組織全縣黨員干部走訪群眾、上門宣傳,讓教育實踐活動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保障群眾參與權,集聚民智定計策。開展“三大活動”,面對面聽取群眾意見建議:一是“四回四訪”活動,黨員干部普遍回出生地、居住地、聯系地、選舉地,訪親友、訪四鄰、訪選民、訪干群,在深入群眾中夯實群眾觀念,自覺從群眾立場看問題,主動改作風、強服務、惠群眾。二是“三進四訪五聯系”活動,領導干部進農村、進企業、進社區,通過主動訪談、接待信訪、慰問走訪、集中拜訪,聯系村、困難戶、企業、重點項目、創業大戶,在化矛盾、解難題、促發展中,進一步了解社情民意,圍繞“傳承恩來精神、建設湖濱新城”目標,研究夯實基礎、作風建設、全民創業、強鎮壯村的新策新政。三是一把手醫食住行“微體驗”活動,四套班子領導、各鎮各部門一把手進醫院看服務體驗醫德醫風,進菜場看物價體驗百姓生活,進小區看物管體驗居住環境,進公交看秩序體驗交通狀況,在融身群眾中聽取他們心聲,緊密結合實際,謀劃發展惠民的新路子、新措施。
保障群眾監督權,改進作風提質效。以“三大渠道”,提升黨員干部“三種能力”。一是帶題調研,由縣四套班子牽頭,組織各鎮各部門領導干部,圍繞財稅服務業、新型城鎮化、社會事業等“十大重點工作”,排定調研課題,各人領題調研,思考破題解難的良策,在實施跨越發展、惠民利民的項目中,接受群眾監督,提升領導干部決策能力﹔二是公開問政,通過網絡、集市、下訪等方式,主動向群眾問政問計,確定實施“四個年”、推進“八大行動”的發展舉措,以及48項重大民生項目,全面報道項目進展與工作成效,將黨員干部行動置於群眾視野,推動機關作風轉變,提升黨員干部執行能力﹔三是項目整改,以項目化推進即知即改,公開整改方案,讓群眾了解整改項目、時限要求等,關注並檢驗整改單位的承諾。各鎮各部門變壓力為動力,責任到人,督查推進,黨員干部各負其責、協力配合,工作落實能力顯著提高,僅兩個月就完成216個整改項目。
保障群眾評判權,檢驗不足增動力。全程吸引群眾參與,把評判權交給群眾。開展民主評議,聚焦“四風”問題,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作風怎麼樣、問題有哪些、改進效果如何,都要邀請群眾無記名填表評議,由督導組收回統計,及時反饋,督促整改。實行問政於民,通過座談走訪、個別談話、網絡征集、“雙述雙評”等方式途徑,全面征詢群眾對各環節活動、“四風”問題整改、政策落實與項目實施的滿意度,低於85%的將責令限期改進,並重新組織測評,直到群眾滿意為止。組成專門小組,就各鎮各部門實施的專項行動和整治項目,在辦結時組織驗收,聘請相關專業人員及行風監督員、服務對象、群眾代表組成專門小組,明查暗訪,實地評估,現場驗收,以壓力激發黨員干部動力,改進作風、真抓實干,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保障群眾受益權,惠民利民促和諧。在加強作風建設的同時,做到“三個著力”:一是著力整改突出問題。要求找准找實“四風”問題,按照“四有”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做到方案、承諾、整改情況和測評結果“四公開”,建立跟蹤督查、挂號銷號、責任追究等制度,設立“一台三書”,推動整改落實,促進干部改作風、干實事、惠群眾。二是著力維護群眾利益,開展突出信訪問題集中整治,四套班子與各鎮各部門一把手合力齊抓,56件突出信訪問題,已成功化解24件,推進落實23件,9件正在解決。開展棚戶區改造、交通安全、教育優化、醫療改革、干部“走讀”、食品安全,以及農村環境整治、小型水利改革試點等工作。三是著力解決“最后一公裡”問題,深化“走基層訪千戶暖民心”活動,2200名黨員干部每人結對一戶城鄉困難家庭。出台村級組織“創星定級”、“六挂五扶”壯村意見,資源傾向基層。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實施星狀發散型管理,提升農村基層組織社會化程度。進一步完善基層服務體系,推行村民議事、民事村辦、干部代辦、綜合服務,讓群眾說話有用、事情能辦、長期受惠。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縣黨建雲平台供稿 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