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特泥河農牧場以“富裕、和諧、美麗、文化、健康”為主要內容的“五進家庭”活動做為載體,緊緊圍繞“建設富裕和諧美麗特泥河”這個發展戰略,全面推動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升職工群眾生活幸福指數,打造群眾滿意工程。
送富裕進家庭。在農業方面,農牧場提出未來兩年內完成節水灌溉項目建設10萬畝,深入挖掘農業增收潛力,力爭增產增效,同時充實農業員工隊伍,解決了一百多人的就業問題,特別是增加了零就業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在畜牧業方面,積極探索種草養畜和推廣肉羊舍飼之路,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進行經營,提升牧業產業化進程,帶動更多牧業人員致富﹔在旅游業方面,利用當地優美的自然景觀和農墾人屯墾戍邊文化的內在魅力,結合本地區特有的蘇僑文化、知青文化、蒙古族文化、地域文化和歷史積澱中的動人傳說,借助呼倫貝爾農墾大農業品牌效應,邀請專業旅游策劃團隊進行特色旅游項目和特色旅游活動策劃,共同開發觀白樺林、游草原、感受古戰場等旅游項目,鼓勵職工自主經營旅游餐廳、賓館,開發旅游產品等。自“五進家庭”活動開展以來,本著扶貧和扶志相結合的原則,全場16個基層黨支部通過開展送政策、送服務、送溫暖,合理擴大就業,落實幫扶政策,實現脫貧致富等措施,解決弱勢群體的困難,為活動的深入推進和開展奠定了基礎。
送和諧進家庭。特泥河農牧場通過打造自然與社會雙和諧來構建“和諧進家庭”。目前全場已有1735戶居民參與到“五進家庭”活動中來,通過合理保護當地自然資源,逐年增加免耕播種面積,加大保護性耕作力度,擴大荒山荒坡和農田防護林造林面積、退耕還林還草,減少水土流失,加強環境保護等手段實現自然和諧﹔通過開展道德講堂、家長學校、評選“好兒媳、五好家庭”等活動打造和諧社會氛圍。
送美麗進家庭。農牧場廣大黨員干部、團員青年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頭參加綠化美化和環境整治活動,引導職工群眾以美化自家環境為重點,大力開展公共衛生整治工作,積極拆除亂搭亂建建筑物,場容隊貌發生明顯變化。同時農牧場還聘請專業團隊對特泥河地區小城鎮建設進行全面規劃,在設計上力求高標准、高起點,重點打造現代化宜居小城鎮,讓職工群眾生活得更加有尊嚴,從而提高地區的知名度、信譽度和美譽度。
送文化進家庭。特泥河農牧場積極發揮“家長學校”和“遠程教育”等陣地作用,在職工群眾中普遍開展文化和實用技術培訓,提升職工群眾科技文化素養和致富能力﹔通過組織開展“農機技術比武”、“雙學雙比”“崗位大練兵”等競賽,營造向實踐學、向書本學、向同志學,相互學習的氛圍﹔通過開展廣場文化月、廣場舞、節日演出及各種競賽等文化娛樂活動,豐富了職工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
送健康進家庭。農牧場通過建立職工健康檔案、組織職工學習健康知識講座等方式增強職工群眾的健康意識。同時每年投入一定資金,開展為干部職工體檢和義診活動,及時發放勞動保護用品,全面做好勞動保護工作。在開展體育健身活動方面,文化中心全天候開放,為職工群眾提供休閑娛樂健身的場所,並利用農閑季節集中開展健身活動和比賽,提升全民健身意識。農牧場還實施了自來水項目工程,保証職工飲用水安全衛生,確保職工群眾的身體健康。
(內蒙古呼倫貝爾黨建雲平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