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烏恰縣探索和創新社區管理體制機制,“四化並舉”努力打造“管理科學、服務完善、環境優美、和諧共處”的精品社區。
“單位化”管理。加強物防投入,對隔離條件較好的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對不具備隔離條件的片區,實行局部封閉管理,建立值班室。擴大人防隊伍,管好用好社區“1民警3協警6民兵”模式的治安隊伍,堅持“黨員包戶”機制,每名在職黨員干部承包5至10戶家庭,全面掌握承包戶基本信息。加強對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的服務管理,健全定期走訪工作、定期研判和情況報告制度,全面落實社區專職工作人員分片包戶責任制。開展社區大黨工委試點,在“社區大黨工委”領導下,建立健全社區黨員代表大會、社區黨委委員會和社區黨委監督委員會,建立“社區黨員服務協會,將轄區內的黨員志願隊伍、青年志願隊伍、法律服務隊、助老助殘服務隊等各類志願服務隊伍納入服務協會統一管理。
“網格化”覆蓋。建立“聯包共建”網格化服務模式,確保每個網點內至少有1名機關干部、1名共建單位干部和1名社區干部。建立網格和樓棟(院落)黨小組,由熱心社區事業的居民黨員擔任樓棟(院落)黨小組長。堅持開展“五訪五問”活動,即:訪黨員、群眾代表,問發展良策﹔訪創業能手、致富大戶,問致富經驗﹔訪上訪戶、意見戶,問意見原由﹔訪困難戶、低保戶,問群眾疾苦﹔訪服務對象、管理對象,問期望需求,真正做到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向轄區內每個市場、建筑工地、達到20人的非公經濟組織、社會組織派遣經驗豐富的黨建指導員,幫助建立黨組織和工、青、婦組織。
“社會化”服務。整合分散的社區服務資源,分別成立社會服務隊伍,為居民提供低償服務。拓展貼近群眾的黨員志願服務內容,為居民提供經常性志願服務。規范無序的社會零散服務行業,成立相應的家政服務、家庭裝修、水暖維修、電器維修等特色服務隊伍。優化社區服務窗口,將社區辦公陣地建設成集社區服務中心、就業培訓中心、殘疾人康復中心、信訪接待中心為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大廳。建立衛生服務機構,搞好疾病預防、醫療、保健、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為主要內容的社區衛生工作,方便居民看病就醫。開展未成年人“托帶”服務,開設寒暑假“小課桌”、周末“小課堂”。組建社區“互助隊”,社區黨支部與轄區內的單位和企業結成“互助對子”,每名黨員分別與一戶困難居民結成“幫扶對子”,每戶居民分別與自己的對門鄰居結成“關愛對子”。
“信息化”支撐。依托數字建設平台,加快推進數字城鄉綜合管理服務系統建設。爭取建成監控指揮系統,將轄區內已安裝好的攝像頭全部接入該系統,實現電子巡邏、應急報警、實時監控,確保社區在第一時間發現情況、上傳信息、下達指令、趕赴現場、掌控事態。
(新疆克州公格爾之窗黨建雲平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