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是黨的性質的體現,也是黨興旺發達的根本保証。內蒙古根河市農牧業水利局以改進工作作風專項活動為契機,緊密結合群眾路線教育,立足工作實際,提升服務能力,“三抓三促”從干部作風轉變、滿足群眾意願等方面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打好為民“服務牌”。
抓項目建設,促群眾難題得解決。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飲水安全問題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根河市農牧業水利局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從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難題出發,創新活動思路,轉變活動方式,准確把握群眾的所思所盼,切實做好飲水安全保障工作。針對集中式供水工程在高寒地區冬季地溫低管道易凍這一難題,提出《單戶家用無動力淨化水項目》這一新興項目,項目總投資525萬元,共為金河鎮勝利、東光、平安居委會1500戶安裝單戶家用無動力淨化水設備1500套,解決全市45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抓政策扶持,促農機補貼惠農戶。農業補貼政策是我國政府對農業支持和保護政策體系中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農牧業水利局以政策惠農為跳板,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各項惠農政策,將農機補貼工作作為“民心工程”來抓,確保農機補貼發放全面到位,保障好補貼農戶的切身利益。今年以來,共為農戶爭取到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80萬元,以保証購置補貼機具及時投入春耕及秋收生產中,充分發揮到補貼資金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對於加快構建我市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和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發揮了重要作用。
抓作風轉變,促效能提高為人民。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農牧業水利局以作風轉變為目標,特邀請市委黨校老師進行專題輔導講座,提高全體黨員干部的理論素養,並在“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我的群眾觀”大討論活動中,讓每位黨員干部、非黨人士暢所欲言,獻言獻策,為全局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理論基礎。通過定期學習與自學相結合,不斷強化業務學習,規范服務流程,提高工作人員的理論與業務素質,真正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務群眾的能力,真正實現為人民群眾做實事、辦好事。
(內蒙古根河市黨建雲平台供稿 高鐵成 趙宵萌 任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