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証明,一個地方發展的興衰、一項工作落實的成敗,在思路正確、方法對頭的前提下,關鍵就取決於干部作風,就是靠作風定輸贏。關於改進作風的重要意義、需要解決的作風問題,在教育實踐活動動員部署會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上已經進行了反復強調,我們改進作風最基本的落腳點就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為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第一,要始終保持敢於擔當的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講到的好干部標准就是“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敢於擔當體現著干部的胸懷、勇氣和格調,反映著領導干部強烈的事業心、責任心、進取心。當前,我縣正處於進位趕超、跨越發展的關鍵期和攻堅期,迫切需要各級領導干部樹立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直面難題、敢抓敢管,以動真碰硬的態度和敢於擔當的精神推動各項重點工作落到實處。敢於擔當就是要講責任。古人說“為官避事平生恥”,還說“任其職,盡其責﹔在其位,謀其政”。作為一名領導干部,不論職位大小,一旦走上領導崗位,就意味著肩挑擔子,背負責任,應該做的事,頂著壓力也要干﹔必須負的責,迎著風險也要擔。不願擔當責任就不該當干部,不敢勇於擔當責任就不配當干部,不會擔當責任就不能當干部。要堅決克服事事求安求穩、時時患得患失、處處畏首畏尾的消極心態,不掩蓋問題,不回避矛盾,拋卻私心雜念,全心全力、兢兢業業辦成事、辦好事,切實肩負起組織的信任、群眾的期盼。更不能守了規矩不擔當,轉了作風不作為,這是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目的相違背的。敢於擔當要講能力。鄧小平同志說過“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不能提拔時,千方百計謀好位置,到了那個位置后又不謀事、不干事。沒有能力的擔當,隻能事與願違,甚至釀成大錯。這就要求領導干部理清思路,科學謀劃,從手頭工作開始,把完成好每一項任務當作提升擔當能力的階梯和展示擔當能力的平台,多謀事、多干事,不做無所事事的“太平官”﹔挑重擔、擔重任,不做逃避責任的“滑頭官”﹔勤思考、勇開拓,不做因循守舊的“平庸官”﹔求真實、務長遠,不做好大喜功的“浮躁官”,切實做到敢擔當、能擔當、會擔當、持久擔當。敢於擔當要講風格。“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襟懷。”一事當前,對任務、矛盾、困難、風險和挑戰,敢於負責,勇於擔當,這是良好工作作風的反映。一名真正的領導干部,必須做到危急時刻沖鋒在前、困難面前帶頭攻堅,讓群眾信得過、靠得住。隻有這樣,才能體現“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彰顯“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執政要求,實現“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的作風轉變。敢於擔當要講追求。敢於擔當的強烈追求是干事創業的“內動力”,是博弈較量的“軟實力”。領導干部要切實把敢於擔當作為一種政治責任和工作需要,作為一種生活常態和精神追求,不做“溫吞水”的表態、“玩太極”的工作,不能當“官老爺”、“泥菩薩”,在工作中不斷錘煉敢於探索、敢於實踐、敢於負責的品格,在難題面前勇於開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風險面前敢擔責任。年初,縣委、政府都已在全委會、人代會上作了報告、作了承諾,如果我們不敢擔當,不去抓落實,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就無法向廣大干部群眾交代。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改進作風、敢於擔當、勇於任事,隻有我們這樣做了,才能帶動其他干部群眾。
第二,要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領導干部都是上級決策部署的執行者,是科學發展的推動者,也是本部門本單位干部風氣和干事氛圍的影響者和引領者,其精神狀態如何,直接影響干部的工作狀態,反映隊伍的作風形象,決定工作的效率質量,關乎事業的興衰成敗。因此,在工作中領導干部一方面要讓自己有個好的狀態,另一方面也要讓負責和分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有個好的狀態。一是要堅定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講,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我們講堅定信念,就是要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始終堅定為民、務實、清廉的信念,努力創造出經得起實踐考驗和讓老百姓信得過的工作實績。二要富有工作激情。要打心眼裡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認真履職盡責,善於動腦、勤於思考,自覺地把國家政策、上級精神和外地經驗與本單位的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符合實際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標,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推動發展。三是要努力創先爭優。檢驗領導干部精神在不在狀態、狀態好不好,最終要看工作的成效。要高標准、嚴要求,瞄准排頭找差距,多想我們的工作與上級的要求還有多少差距,與先進地區的水平還有多少距離,與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還有多少差別,著力研究解決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一件事一件事地抓好落實,確保工作不出紕漏、不留遺憾,發展不受影響、不走彎路,不斷把各項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第三,要始終保持清廉本色。“清正廉潔”,這是對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種高境界,真正做到並不容易。可以說,現在社會上,包括干部在內,還存在奢華之風,其表現方方面面。這也是中央八項規定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乍一看是奢華、浪費的問題,實際上是思想裡、作風裡的大問題。因此,我們一定要更加注重作風建設,保持清廉本色,保持清新淡雅的生活狀態。要做到簡單生活。什麼是簡單生活?說白了,就是對物質生活的享受要少一點,對精神的追求要多一點,說到底,就是要保持一種“看淡功名利祿”的人生態度,關鍵是做到“三戒”。要戒低俗。俗話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面臨社會上形形色色的誘惑,把握不好就會受到這些歪風邪氣的影響。所以,我們的干部必須得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多學習、多看書,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切不可沉溺於燈紅酒綠、留戀於聲色犬馬,被社會品頭論足,背負壞的名聲。要戒奢華。古語講,“成由勤儉,敗由奢。”對一個地區來說,勤儉才能辦一切事業。對一名領導干部來說,朴實無華才能贏得尊重。“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領導班子、一名黨員干部,還是艱苦朴素一點好,還是要講究勤儉節約。這方面要是出了問題,絕不是小問題。要戒貪欲。習近平總書記講,“貪似火,無制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作為一名黨員干部,面對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要淡然面對名利得失,保持良好心態,常思貪欲之害、常戒貪欲之心,力求達到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思想境界。要做到簡單做人。對於黨員干部來講,如何做到簡單做人,有這樣三點尤為關鍵。一是誠信立人。古人講,“以誠感人者,人亦以誠應﹔以詐御人者,人亦以詐應”。我們的干部隻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自然就會贏得組織的信任、同事的認可、部屬的支持、群眾的愛戴,就會為自己做人樹立無形品牌。二是正直為人。領導干部隻要憑良心說話,按黨性辦事,道德上嚴守清白,精神上追求高尚,行為上坦蕩磊落,就能心生底氣、行顯正氣,這樣時時處處都會體現出巨大的人格魅力。三是厚道待人。厚道是一種氣度、一種雅量和品質。作為黨的干部,隻有始終以厚道之品為人處世,以厚道之風待人接物,以厚道之量納賢聚才,群眾也自然會以心換心、以情換情,發自內心地擁護和支持你。要做到簡單交往。應當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交圈子,領導干部也不例外,這無可厚非。但一定要把正常的交往,與公務行為分開。要注意純潔社交圈、淨化生活圈、規范工作圈、管住活動圈,擇善而交、擇友而處,多跟普通群眾交朋友,多跟先進模范交朋友,多與情趣志向高雅者交朋友,追求一種淡泊儉朴的交往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