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雲南省賓川縣教育系統聚焦“四風”和黨風廉政建設,突出教育實踐特色,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理念,積極回應群眾期盼,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關注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突出“四抓”舉措,找結症、解難題、轉作風、促實效,切實優化教育為民生,確保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走過場,實現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
七查七看抓了解,尋原因診問題。賓川教育系統認真部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確保活動不虛不空不偏,不走過場。將教育實踐活動與教育工作和黨員干部思想實際緊密聯系,結合教育系統2014年的工作要點,重點實施“七查七看”活動:“七查”即查學校安全工作規范、查教育資源配置、查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查教育教學質量、查學校亮點特色、查規范辦學行為、查控輟保學工作﹔“七看”即看是否著力解決教育基礎設施落后、看教育資源配置是否均衡、看學科教師配置是否合理、看師德師風水平高不高、看教育教學質量好不好、看農村學生輟學率是否達標、看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是否滑坡等群眾在教育方面反映強烈的問題。通過“七查七看”尋原因診問題,切實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
緊扣主題抓查擺,認真找准症結。為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深入開展“開門納諫,問計於民”、“三進三訪三談”等調研活動,賓川教育系統領導班子成員分別帶隊,走進基層、走進學校、走進師生。通過深入基層學校傾聽教育發展中的“難”,來到教學一線了解改革推進中的“結”,下到聯系點詢問扶貧攻堅中的“憂”,走進就學家庭掌握家長心中的“怨”,真誠傾聽群眾呼聲。同時,到基層和群眾中取“真經”,集民智尋“良策”,召開座談會共計500多人次參加座談,共征求到“四風”方面、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方面、教育發展方面的意見建議200余條,歸納梳理出合理化意見建議81條,切實增強了活動的民意基礎。針對群眾集中反映的“四風”方面的意見,認真查找服務態度、工作紀律、工作效率、工作質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從宗旨意識、群眾觀念、工作能力等方面查找根源。通過摸實情、深查擺、找結症,讓教育系統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樹立和鞏固為民服務的意識。
盯住問題抓整改,切實轉變作風。賓川縣教育系統針對群眾反映的教育問題,教育局領導班子不避重就輕,努力做到“把准脈”、“下對藥”,把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一件一件、一項一項的整改落實。以加強作風建設為根本,切實增強教育行風建設為基礎。一是針對會議多、文件多的問題,教育系統認真貫徹八項規定精神,嚴格會議審批,控制會議規格、規模,並明確提出,今后對涉及基層的會議盡量採取電話會議,全年召開系統規模性會議嚴格控制數量,盡可能的控制發放文件數量。二是簡化辦事流程,簡化行政審批,倡導陽光服務、廉潔服務,堅決杜絕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風。三是以4月中旬雲南省教育領域損害群眾利益專項整治檢查組對賓川教育系統的檢查反饋為契機,要求找准問題結合點和助推性,把損害群眾利益專項整治工作與群眾路線緊密結合,與校風、教風和學風緊密結合,建立長效機制,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氛圍,轉作風、促發展、為民生。
突出民生抓落實,著力解決問題。教育系統切實把解決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入學、就業等教育實際困難和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是切實解決農民工子女、農村留守兒童接受教育問題。按照以流入地為主、公辦學校為主的原則,通過多種措施,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問題,並確保入學編班、評優等與城市學生一視同仁。二是切實解決家庭貧困學生上學問題。進一步規范資助家庭貧困學生上學的有關工作,指定專人負責,幫助2014年新錄取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夠及時獲得幫助並順利入學。三是切實解決高考招生公平問題。今年繼續深入推進招生“陽光工程”,透明公開招生的辦法、程序和錄取結果,確保2014年高考招生工作實現公平、公正、公開。
(雲南·賓川紅e黨建雲平台供稿 趙志遠 張 宇 王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