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是踐行群眾路線的重要一環。雖然接受學習教育是分內之事,但也要考慮一個好的形式,讓黨員干部坐得下來、學得進去、學得深入。怎樣防止學習教育跑偏?讀者來信中提出了很多鮮活的意見和建議,值得推薦。
發揮好榜樣的力量,是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抓手。從張思德到雷鋒,從焦裕祿到楊善洲,如何在新時期發揮這些先進人物的標杆作用,提高服務群眾的本領?下一期大家談,歡迎大家就此發表真知灼見。
來稿請寄:rmrbpl@163.com或傳真至(010)65368684
——編 者
親力親為不“代學”
江西豐城 徐新林
學習教育要防止跑偏,領導干部親力親為是前提。然而,現實中存在這樣一些現象:參加輪訓正職找副職頂替,觀看影片干部找司機簽到,撰寫心得秘書替領導代勞。看似一個都不少、一樣都不落下,但能有多少實際效果?
毋庸置疑,一些領導干部工作擔子重、閑暇時間少,但這並不是逃避學習、找人代勞的借口。領導干部不親自參加培訓,不結合本人問題和調研實際,怎能提高思想認識、確保整改到位?不認真學習,榜樣楷模怎能入腦入心、立行立改?更為重要的,領導干部是標杆,誰是替身,誰是真身,台上台下的人都明白。標杆歪了,下面的人難保不會注水造假,由此下去,形式主義就會變相升級,教育活動就會散光走偏。
形式主義的花招,老百姓一眼就看出來了。這也提醒那些不善親力親為的領導干部,一定要把自己擺進去。事必躬親、踏實踐行。各級督導組必須嚴肅紀律,嚴查代學代干陋習,防止不正之風滋長。
走出“攤煎餅”誤區
山東安丘 劉文曉
人們常說“缺什麼,補什麼”,這同樣適用於學習教育環節。理想信念不足,就用優良傳統“蒸一蒸”﹔紀律意識不夠,就用腐化墮落的反面典型“烤一烤”。部署學習就要具體分析不同部門、不同類型干部的思想品行情況,讓學習“菜單”多一些“私人定制”,學習教育才能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
學習教育階段,一些黨員干部出現厭學、逃學、假學、亂學等現象,既要從干部身上找原因,也要從活動組織方面思對策。倘若忽視一線生產生活安排,集中大辦學習班,干部怎能靜下心來學習?如果學習只是念文件,政策解讀又照本宣科,怎不會“出門三分鐘就忘”?學習教育搞成走過場的“攤煎餅”,就是白白浪費大家的時間和精力。
學習教育活動理應堅持問題導向和差別化對待。時間安排上,可以“見縫插針”,充分利用好農閑、周末、晚上等閑暇時間﹔內容安排上,要充分考慮普通學員的接受程度,以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參學研討的積極性。
要有破解問題的渴望
青海西寧 何 芳
知為行之始。出現問題,一些領導干部總是檢討自己“思想認識不夠、不到位”。由此觀之,增強學習教育的針對性、預見性,必須帶著問題去學習。
在一些地方和部門,文件、講話、讀本等學習材料不可謂不多,觀看電影、專家授課、基層調研等形式不可謂不豐富,但一些人卻學而無獲。究其原因,要麼是態度不端正,把學習當應試,不過腦不過心﹔要麼是方法不當,置身事外,把問題都看成別人的﹔要麼是目的不明確,為學而學,隻抄寫筆記而不見實際行動。歸根結底,就是沒帶著問題去學習,結果隻能是學習和實踐“兩張皮”,思想認識還在原地打轉。
灌輸學習注定效果不佳,漫天撒網無法聚焦問題。學習教育,就要在學習中接受教育,認真聽取不同意見,汲取別人的經驗智慧,反思自身的不足盲區,邊學邊改,學習成果才能經得起實踐的檢驗。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是教育實踐活動的突破口,隻有帶著破解問題的渴望和思考去學習,才能打破以形式主義解決形式主義的怪圈。
《 人民日報 》( 2014年05月05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