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便民服務隊”駐村 “移動辦公桌”到戶

鄂爾多斯市蘇木鄉鎮“去機關化”有實招

2014年05月04日15:0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如今,包戶干部把事辦在咱心窩上了,今年咱肯定能有個好收成,再也不用因用電問題發愁了。”伊金霍洛旗紅慶河鎮哈達圖淖村一社村民蘇文山,一邊合電閘一邊高興地對記者說。

哈達圖淖村一直存在農作物灌溉電力不足的問題,特別在春耕期,澆第一水成了村民當前最困難的事。鎮裡的包戶干部張亮霞了解情況后,當即掏出台賬本在“農家辦公桌”上進行了登記,駐村服務隊的“陣地辦公桌”決定,徹底解決全村灌溉電力不足問題,需安裝4台變壓器。經鎮黨委“機關辦公桌”研究,由鎮、村、幫扶單位等共同協調資金45萬元,一周內就解決了百戶村民的變壓器問題。這是鄂爾多斯市推進蘇木鄉鎮“去機關化”干部上門為群眾服務的一個縮影。

把群眾放在心上,把心放在群眾身上。

“要推動蘇木鄉鎮“去機關化”,每一名黨員干部,把服務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延伸到田間地頭,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而且要作為長效機制。”鄂爾多斯市委書記白玉剛在深入基層調研后,語重心長地說。

蹲點服務全覆蓋

蘇木鄉鎮是基層政權中最貼近群眾的一級,也是聯系服務群眾的基礎和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石。隨著鄂爾多斯市49個蘇木鄉鎮辦公條件的改善,隨之而來的是“機關化”、“衙門病”。群眾常為蓋一個章、簽一個字、辦一個証,來回要跑上好幾趟。教育實踐活動一開始,鄂爾多斯市委書記白玉剛在深入基層調研后,提出要推動蘇木鄉鎮“去機關化”,把服務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延伸到田間地頭,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去機關化”迅速成為鄂爾多斯市蘇木鄉鎮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各旗區採取“一站式”大廳全天候服務、流動服務隊上門服務、干部駐村蹲點服務、嘎查村“兩委”干部和大學生村官全程代辦服務、開通便民服務熱線24小時服務等多種方式,踐行群眾路線、服務春耕備耕、化解矛盾糾紛,讓基層群眾切身感受到了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期。紅慶河鎮黨委按照“有戶必包、不落一戶”的原則,把全鎮185名干部以村為單位,劃分為28支服務隊,帶著任務到村到戶、到田間地頭開展工作。要求每名干部包聯20-30戶常住農牧戶,每周駐村入戶工作時間不少於2天,每周在鎮“住讀”不少於3天,每月至少聯系一遍流動戶,實現了對4760戶常住戶和4590戶流動戶的包聯全覆蓋。

“現在這些‘坐辦公桌的’(村民以前對干部的一種習慣稱呼)跟以前比可是不一樣了,以前是打電話隻聽聲,見不著人,現在是進村不漏戶,戶戶見干部,給咱們實心實意解難題”。紅慶河鎮木乎敖包村二社的拓雄子感觸地說。

紅慶河鎮黨委書記趙海錄對記者說,為使“移動辦公桌”長期管用,紅慶河鎮對干部駐村包戶工作採取鎮、村、戶“三級聯評”的方式進行考核。年底將平時的考核成績進行綜合,得出干部年終實績考核的最終成績。

在杭錦旗巴拉貢鎮向陽社區二居委會,擔任網格化管理員的鎮干部哈斯一邊了解著居民馬秉文家的最新情況,一邊在“民情日記”上做著詳細記錄。

三年前,馬秉文的兒子因心臟病去世,兒媳隨后改嫁。本不富裕的家庭一下子陷於窘迫。“我根本不知道孫女還能辦低保,后來是哈斯到家裡來,了解了我們的情況,給我們辦了低保,還經常來看我們,給這個娃娃買吃的、穿的,對我們真好了。”馬秉文的老伴說話時眼裡噙滿淚水。

像這樣的包村(社區)聯戶蹲點服務,在鄂爾多斯市已經實現了全覆蓋。目前,鄂爾多斯市將49個蘇木鄉鎮、25個街道,按照轄區居民戶數為單位,劃分成了5598個網格責任區,並將各蘇木鄉鎮、街道機關四分之三的工作人員下沉,實行常態化服務。烏審旗實行“3個80%”工作法,即各蘇木鎮80%以上的干部駐在嘎查村社區,80%以上的時間服務在一線,80%以上的問題解決在一線。

流動服務全方位

鄂托克旗總面積2.1萬平方公裡,總人口16萬,地廣人稀,人口居住分散,一些農牧民到鎮上辦事要走三四個小時。針對這一現狀,鄂托克旗提出了以“定點服務集中化、流動服務常態化、評價問效多元化”為主要內容的“三化便民服務”,作為踐行群眾路線、轉變工作作風、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的載體,在全旗6個蘇木鎮全面推行,群眾稱贊說:“現在的黨員干部可為咱老百姓真辦事辦真事啊!”

該旗木凱淖爾鎮舊廟灣村距離鎮政府40公裡,村民蘇佔和以前去鎮裡辦事,騎摩托車或者雇車,一個來回得花銷100來塊錢,當天辦不了還得住上一晚,相當不方便。“現在流動服務車直接開進了村裡,政府把牛奶、補貼直接送到家門口了。”他高興地對記者說。

“隻有我們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服務群眾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群眾的利益訴求,讓干部在轉作風中,為百姓真辦事辦真事。”鄂托克旗旗委書記尚志強感觸頗深地對記者說。

鄂托克旗投入150多萬元為每個蘇木鎮配備了便民服務車,開展流動服務。活躍在草原上的“流動服務車”,把‘辦公室’搬到了農牧民家門口,讓黨員干部在走村串戶中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提升了服務水平。

熱線服務全天候

“以前辦事要跑到鎮裡、旗裡,來回需要跑好幾趟,路費、吃住費不說,想要辦的事不一定就能辦了。現在好了,96118民生服務熱線開通后,啥事也不愁辦了。”這是家住達拉特旗恩格貝鎮牛場梁村村民呂四貴發自肺腑的一段話。

為了整合服務資源,便於統一受理群眾的服務需求,再統一轉交蘇木鎮和旗直部門辦理,今年1月,達拉特旗開通了以96118民生服務熱線和118民生服務網站為核心的民生服務平台,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接受群眾訴求,全天候24小時為廣大群眾提供生產生活咨詢、困難問題求助、干部作風投訴、意見建議征詢等服務,並按照公共服務、市場服務兩大類統一調度蘇木鄉鎮、旗直部門等行政事業和社會服務資源,通過服務隊到村到戶,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目前,已受理群眾訴求3788件,辦結3564件。

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鄂爾多斯市以“去機關化”實踐載體為抓手,打通了“最后一公裡”。在促進蘇木鄉鎮干部的職能職責上,趟出新路。今年一季度,鄂爾多斯市、旗區兩級受理的信訪總量為428件(人)次,較去年同比下降36.4%﹔全市赴自治區信訪總量91件(人)次,較去年同比下降18.8%。

鄂爾多斯市蘇木鄉鎮實施的‘移動辦公桌’,抓住了聯系服務群眾的關鍵點,通過干部駐村包戶,切實解決了一批群眾最反感、反映最強烈、最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讓黨員干部在聯系服務群眾工作中受到教育,在解決群眾問題中得到鍛煉,讓群眾看到了教育實踐活動實實在在的成效,得到了群眾廣泛支持和擁護”。鄂爾多斯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長劉玉華說。(王玉琢)

分享到:
(責編:權娟、秦華)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