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清單”限時辦結,在整改縣委班子意見上求突破。堅持縣處級領導以身作則,帶頭整改問題意見,針對縣委班子收集到的319條意見建議,召開專題縣委常委會,逐條梳理,按照“定責到人、定時辦結”的原則,列出“問題清單”,每條問題都清晰標注“問題內容、整改措施、責任人、責任單位、辦結時間”等五大要素,每條問題都有專門編號,實行問題“銷號制”,整改一條,銷號一條,確保整改動作落地有聲。“意見清單”採取“一周一匯報、半月一通報”,在縣級媒體公開,全程接受社會監督。如有未按時完成的,必須書面向縣委常委會作出檢討說明,牽頭責任人給予相應處分。目前已辦結意見建議32條。同時,開展“第一書記聯系村百個難題破解”活動,全縣31個后進村,整理匯總出民生類、經濟類、環境類等難題113個,由28名縣處級領導分別挂聯,明確每人每月蹲點調研不少於3天,走訪農戶不少於15戶,以項目化運作的手段倒排解決難題時間,挂圖作戰,截止4月底,已解決問題15個。
“項目清單”領銜督辦,在整頓項目推進難題上求突破。建立縣處級領導“領創領辦領銜”工作制度,即領創胡柚、農機等11個產業及3條美麗鄉村風景線建設重點產業,領辦“三個十大專項”重點任務,領銜擔任河長抓好“五水共治”工作,全力解決好項目推進滯后的難題。3月份以來,共完成“獨流入海”項目征地面積100余畝、產業集聚區污水泵站建設項目征地100畝、新都工業園區污水泵站建設項目征地30畝、租地100畝,多渠道爭取“五水共治”補助資金232萬元。堅持問題導向,針對企業服務存在的“遠、散、慢”問題,派遣規劃、國土等11個涉企的重要監管和服務部門入駐園區辦公,面對面地開展“一站式”服務。研究制定《常山縣工業項目施工圖聯合審查實施辦法》、《常山縣工業企業建設工程竣工聯合測繪實施辦法》、《常山縣工業項目聯合履約驗收實施辦法》等三個聯合審批辦法,實行一門受理、同步辦理、限時辦結,變“串聯”審批為“並聯”審批,提高審批效率。工業企業從項目預審到開工時間從原來的218天縮減到102天,其中行政審批19天,前期准備和中介服務時間83天。配套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快企業審批工作的意見》,凡未在規定的承諾時限內辦結各類審批服務事項,將扣除部門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的年度績效考核分直至領導降級使用處理。
“問題清單”立查立辦,在整治違法違紀問題上求突破。以正風肅紀行動為主抓手,成立6個正風肅紀督查組,圍繞窗口服務、工作狀態、干部走讀、公務用車、公務飲酒、賭博牌局等24個檢查重點,開展“一周一主題”督查活動,切實整頓黨員干部作風,倒逼問題及時破解。對黨員干部違法違紀行為做到發現一起,通報一起,查處一起。2月份以來,共開展明查暗訪專項行動7次,檢查單位150余家次,下發通報5起,整改通知書29份,處理人員13人,其中2名縣管干部予以免職處理。針對群眾關注熱點,全面推進文風會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整治衙門作風、嚴控“三公”支出、遏制公權濫用、推進干部能上能下、嚴查村干部非法參與工程建設領域等“七類問題”整改。目前已完成了51家單位的“三公”經費檢查,查處工程建設領域強攬工程、阻撓施工等不法行為線索11條,對6名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常山縣黨建宣傳雲平台供稿 王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