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產生於黨的初創時期,形成於革命時期,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得到不斷豐富和發展,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群眾路線不僅強調“一切為了群眾”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一切依靠群眾”是根本立場,而且注重“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尤其需要我們牢記———“把黨的正確主張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是群眾工作的根本目的。
“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是黨的群眾工作的根本任務、檢驗標准。列寧說“一個國家的力量在於群眾的覺悟。隻有當群眾知道一切,能判斷一切,並自覺地從事一切的時候,國家才有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沿著正確道路推進。群眾的覺悟來源於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認同,隻有這樣才能沿著正確方向、正確道路前行,這就要求我們要與世情、國情、黨情緊密結合起來,在總結以往歷史經驗、堅持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對群眾的動員、組織、領導,走群眾路線,探索建立良性和諧的黨群干群關系互動新機制,摒棄向人民群眾實行恩賜、包辦、強迫命令的權力,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貫徹於人民群眾之中,成為黨帶領人民群眾共同奮斗和發展的目標、任務。
“把黨的正確主張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必須堅持“一切為了群眾”的根本宗旨。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全部理論、綱領、路線和方針政策,黨的一切努力、奮斗和犧牲,都是為了人民群眾的解放和幸福。隨著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最重要的是向群眾解釋清楚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是“一切為了群眾”,真正體現和保証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主體地位;解釋清楚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在任何時候都要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解釋清楚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會給群眾帶來什麼樣的實惠和利益。向群眾解釋清楚這些重大問題和關鍵環節才能“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才能化為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偉大力量,使群眾親身感受到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所帶來的成果,進而團結帶領廣大群眾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把黨的正確主張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必須堅持“一切依靠群眾”的根本立場。“人民群眾既是社會革命的決定力量,又是社會改革的決定力量。”當前,由於經濟體制深刻改革和社會結構變動,利益格局的調整和改變,在經濟社會發展釋放出巨大活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復雜而尖銳的矛盾和問題。把黨的事業放在“一切依靠群眾”的基點上,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堅持“一切依靠群眾”,把人民群眾當老師,把自己當作小學生,認真地學習群眾,從群眾中汲取智慧,把體現黨的主張與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正確導向與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視群眾為親人、把群眾當主人,始終擺正與人民群眾的關系,讓群眾呼聲成為第一信號,為黨的決策、政府的工作提供第一手資料和信息,從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領導水平,始終依靠人民群眾推動社會發展,推動歷史前進。
“把黨的正確主張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根本方法。毛澤東在《關於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一文中指出,“凡屬正確的領導意見都是從群眾中來的。將群眾分散的意見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決策的制定是從群眾中“來”,決策的執行和評估則要到群眾中“去”。“從群眾中來”就是通過深入群眾和調查研究,了解群眾的意見、需求和願望,虛心向群眾學習,集中群眾的智慧和經驗,制定出符合人民需要的正確的方針、政策和方法。“到群眾中去”,在為群眾排憂解難、幫助群眾想辦法脫貧致富、與群眾一起創造美好的生活奮斗中,加強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加強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惠及全體人民成就的宣傳,凝聚共識,不斷夯實黨的群眾基礎,使黨的正確主張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轉化為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偉大力量。 (作者單位:酉陽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