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網友聲音

“善於向群眾學習”是任弼時“駱駝精神”之精髓

林偉

2014年04月29日14:3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紀念任弼時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2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出席座談會並講話。他指出,任弼時同志“隨時准備用自己的生命去殉我們的事業”,為我們樹立了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性原則的典范﹔反復強調“共產黨員應當善於向群眾學習”,為我們樹立了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的典范。(2014年4月27日《人民日報》)

記得有位哲人說過,駱駝有兩種精神:一是,相信沙漠的那邊是綠洲﹔二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向希望的綠洲。而“駱駝精神”則是我們黨對任弼時道德品質和光輝人格的形象比喻,擔負著沉重的擔子,走著極為漫長的路,沒有休息,隻有工作,沒有任何要求,隻有埋頭苦干,默默無聞,任勞任怨,一步一個腳印,負著重擔向前。這就是任弼時的“駱駝精神”。

筆者感到,在任弼時的“駱駝精神”中,“共產黨員應當善於向群眾學習”,既是其精髓所在,也是其畢生堅守的“精神家園”,更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

為什麼要向群眾學習?任弼時1943年6月在其《共產黨員應當善於向群眾學習》一文說道:凡屬正確的領導意見,必須是從群眾中集中起來的,又向群眾中堅持下去的意見。我們隻有先向群眾學習,向具體事件學習,才能有辦法再轉而去指導群眾行動。群眾的創造力量是非常偉大的,隻要依靠群眾,任何困難問題都有辦法可以解決。

毫無疑問,任弼時的這一觀點,是我們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最好詮釋、最好教材。善於向群眾學習,既是歷史的寶貴經驗,也是現實的必然抉擇。特別是當前,世情、國情、黨情深刻變化,“四種考驗”復雜嚴峻,“四種危險”更加尖銳,改革發展任務艱巨繁重,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期待更為強烈。在此背景下,善於向群眾學習,顯得更為重要、更為緊迫。

“求木之長,必固其根﹔欲流之遠,必浚其源。”歷史反復証明: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善於向群眾學習,就是要擺正位置,樹立平等、尊重的心態,深入實際、深入基層,誠懇地與群眾進行交流,從內心深處將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從人民群眾的鮮活思想中汲取營養,從人民群眾生動的實踐創造中提煉經驗,不斷完善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這是黨員干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最大的“學以致用”,也是黨員干部在新的“趕考”中考出更好成績的“秘訣”所在。

如此說來,毛澤東早就提出警告:“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隻有視人民群眾為“主人”,視人民群眾為老師,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請教,才能從人民群眾那裡取到“真經”,才能從人民群眾那裡獲得應對風險考驗、再創發展佳績的智慧和力量。所以,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深入解讀領悟“善於向群眾學習”的深刻內涵,切實端正自己的態度,擺正自己的位置, 讓“善於向群眾學習”的理念在繼承和發揚中升華、光大。

分享到:
(責編:實習生、謝磊)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