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福泉市以“我當一天村干部”為抓手,突出解決領導干部“作風不實”問題,要求市直機關領導干部以“村干部”身份,進村入戶拜群眾為師,與群眾近距離接觸,零距離溝通,切實在基層一線了解群眾情況、化解基層矛盾、解決發展難題、密切干群關系,深得群眾一致好評。
先行先試,樹立正確導向。仙橋鄉王卡村是實現同步小康的難點村,99%的群眾都是苗族。為把教育實踐活動的意義傳達到王卡村,使群眾享受到活動成果,在“學習教育、聽取意見”環節,福泉市委常委和部分縣級領導率先垂范,由市四家班子主要領導分別帶隊到王卡村,首先拉開“我當一天村干部”實踐體驗活動序幕。四家班子領導以“村干部”身份,由村支部書記胡一茂統一安排,深入田間地頭,向群眾了解農業生產情況,聽取制定惠農政策方面的意見,查找農業生產存在的問題﹔深入苗家庭院,與群眾同坐一條凳、同吃一鍋菜、同打一碟蘸,聽取轉變干部作風的意見,查找“四風”存在的問題﹔深入項目一線,詢問貧困戶、示范戶和教師等人員,聽取關於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意見,查找阻礙民生發展的問題。“村干部”與群眾學習“苗語”,共話家常,設身處地為群眾想問題、找方法、促發展,比照學習苗族同胞艱苦朴素、自力更生的精神,對自身存在的不良作風反思反省。市委書記張仕雄向群眾自我介紹叫老張,在走訪的途中,他與正砌平房的王啟良學習砌磚知識,后又用學到的知識提醒主人家要多加一輪磚,提高房屋抵抗自然災害能力,抱著老經驗不變的主人家終於被他說服了,還稱他為“老把式”、“明白人”。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市四家班子領導的示范帶動下,目前全市機關干部到一類貧困村當過“村干部”的有2170余人次。
立說立行,發揮干部作用。引導群眾干、做給群眾看、幫助群眾辦,這是“特殊村干部”們的工作職責。一是當好“宣傳員”,貼近實際講政策。“村干部”以群眾喜聞樂見的院壩會、田間會、龍門陣,認真將中央、省、州有關教育實踐活動精神,以及醫療保障等國家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深入淺出地給群眾宣講267次,邀請專家開展技術培訓203次,做到“天氣”與“地氣”有機銜接。二是當好“調研員”,摸清實情明底細。“村干部”全面走訪,與群眾親切交談,詳細詢問每家有多少收入,收入來源是什麼,孩子上學、老人看病是否方便,醫療保險、低保有無保障。針對具體問題,“村干部”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直至把農業灌溉、群眾飲水、醫療衛生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記入統一制作的《勤政周記本》。三是當好“服務員”,現場辦公促發展。結合“村干部”工作分工和單位性質,召開現場辦公會、黨員大會、意見反饋會等,針對調研梳理出來的每項工作和問題,與村兩委一道研究對策。對現場不能表態解決的問題,及時制定解決方案,並提交市四家班子聯系領導,由聯系領導組織召開有關部門協調會議,明確牽頭領導、責任人、責任時間,確保方案落到實處。市委副書記、市長劉華龍在王卡擔任“村干部”期間,不但為群眾宣講一事一議、營養工程、小水利建設等政策,還通過現場辦公,為群眾解決了農田灌溉問題。
即查即改,暢通辦事渠道。“我當一天村干部”,讓廣大領導干部體會到群眾辦事的不易,另一方面,反映出干部服務態度、工作效率等方面仍存在問題,為此全市從服務行業窗口著手,全力打造服務升級版。一是領辦導辦,服務態度升級。辦事窗口由1—2名工作人員“坐陣”,專門為服務對象提供全面咨詢、答疑、指導填表和材料預審等服務,為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提供專人導引、上門代辦等特殊幫助。二是簡政擴權,服務范圍升級。服務中心等窗口單位加強規范化建設,對材料齊全,符合辦証條件的,實行窗口現場發証,審批事項效率高。如市交警大隊車管所整體進駐服務中心,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大大改變。三是限時辦理,服務效率升級。通過整合“窗口”資源,讓與群眾辦事最密切的部門和單位集中辦公,實現了服務對象幾件事一處辦。四是以人為本,服務環境升級。規范辦、候和自助“三個區”,配備了取號機、叫號機,還充分借助無線WIFI,使服務對象享受免費無線高速服務。
建章立制,注重工作成效。為使“我當一天村干部”成為教育實踐活動解決“官僚主義”問題的成果,福泉市委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完善有關制度。一是建立工作制度,落實工作任務。明確每名機關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緊扣群眾及基層一線需求,立足行業實際、部門特點,每月到基層一線至少當一天“村干部”,達到情況在一線掌握、決策在一線形成、問題在一線解決、作風在一線轉變、感情在一線培養的目的。二是建立督查制度,注重工作成效。明確“我當一天村干部”為“同步小康駐村”單位主要負責人的重要工作,納入全市教育實踐活動督查內容,凡市委教育實踐活動督導組在督查中發現的有關問題,及時向聯系鄉鎮的市四家班子領導匯報,按照有關規定對單位負責人進行問責。目前“村干部”幫助基層制定發展規劃207個,排查化解矛盾糾紛343起,協調致富項目34個,提供致富信息287條,提供項目支持113個,扶持幫扶點項目80個,落實幫扶資金5000余萬元,讓干部受到教育,讓群眾得到實惠。
(貴州省黔南州基層黨建雲平台 楊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