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紅城,格外溫暖。陽光暖暖地照在城郊辦事處環山社區魏晶杰老人臉上,也照進了烏蘭浩特市眾多百姓的心裡。“我這身體不好,每月就靠著低保金來維持生活,這無親無故的,沒想到還這麼關心我,電視費也給我交上了。”魏晶杰老人向記者說起最近跟她結成的好“親戚”不禁感慨。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烏蘭浩特市黨員干部深入實際聽民聲,設身處地排民憂,採取“一對一”方式黨員干部駐村入戶結對子,精准發力服務群眾,進一步樹立為民務實清廉形象,讓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更溫暖。
“一對一”精准幫聯,當好為群眾辦實事的服務員。以全市黨政機關黨員干部、事業單位股級以上干部為主體,按照城市低保戶的困難程度,採取“一對一”的方式確定幫聯對子,烏蘭浩特市在全市黨員干部中開展“進社區、入網格、結親戚”活動。通過主動上門“認親戚”,定期下戶“走親戚”,經常惦著“窮親戚”,多想辦法“幫親戚”,著力把黨員干部的能力特長與群眾的期待需求對接起來,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提高黨員干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樹立黨員干部為民務實清廉的形象,實現群眾滿意度和黨員黨性修養的雙提升。目前,烏蘭浩特市已有1348名黨員干部與城市低保戶結成了“親戚”,並力爭在兩年內幫助幫扶對象脫貧。
“三到村三到戶”精准扶貧,當好為群眾解難題的辦事員。今年,烏蘭浩特市重點把提高貧困人口生活水平和減少貧困人口數量作為主要指標,切實抓好扶貧攻堅這一頭號民生工程,當好為群眾解難題的辦事員。通過全面“深化領導干部聯系點制度”、“五個一”千村幫聯行動、“千名黨員干部下基層活動”,集中力量對32個貧困嘎查村實施精准扶貧,確保扶貧規劃、項目、干部“三到村三到戶”。整合農村基礎性投資,確保3年內實現危舊房改造、農村牧區安全飲水、嘎查村街道硬化、村村通電、村村通廣播電視、校舍建設和安全改造、嘎查村配備標准化衛生室、嘎查村建文化室、建設便民連鎖超市、農村牧區常住人口養老醫療低保”等“十個全覆蓋”。採取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方式,每年為每個貧困嘎查村投入導向性扶貧資金50萬元、整合涉農資金150萬元,力爭到2017年底實現徹底脫貧。
黨員干部進嘎查村整治村容村貌,實施精准幫扶,當好為群眾辦好事的勤務員。根據全市61個嘎查村的分布和規模,從市直屬機關單位、鎮(農業園區)干部中選派61名黨員干部,烏蘭浩特市開展“黨員干部進嘎查村幫助整治村容村貌專項活動”。採取“一對一”精准幫扶模式,每個嘎查村派駐一名黨員干部進嘎查村幫助整治村容村貌,集中對家庭環境、院落環境、嘎查村庄環境開展專項整治,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淨化、美化村容村貌。引導嘎查村民轉變落后的生產生活方式,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發揮駐村黨員干部的組織者、推動者作用,切實當好為群眾辦好事的勤務員。
(內蒙古烏蘭浩特黨建宣傳雲平台供稿——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