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批群眾教育實踐活動中,貴定縣以“敢想敢為敢擔當、勤學勤儉勤為民”為抓手,利用近兩年來在科級干部“召回”方面的探索實踐,加強對存在“四風”問題立說立行、即查即改不力的干部的“召回”力度,有效整治干部“庸、慢”等“頑疾”,為又好又快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奠定制度基礎。
明確召回對象,實施分類管理。一是對新提拔任職的科級干部,除按照干部任職有關規定進行考核外,試用期內組織部門進行跟蹤回訪,凡查找出德能勤績廉和“四風”方面存在問題的,立即“召回”。二是對現任科級領導干部,加強日常考核管理,對思想政治素質、組織領導能力、業務水平和決策能力低,群眾反映差,特別是存在“四風”問題的,立即召回。
明確召回方式,確保動真來實。一是誡勉談話。對工作責任心強,敬業務實,敢抓敢管,但領導藝術、工作方式方法欠缺的科級干部,由縣委、政府分管領導及縣委組織部主要領導與其談話,提醒幫助,教育提高,同時防止隻做“太平官”、“老好人”。二是“召回”學習。組織部門針對“召回”干部實際問題,設計“一人一策教案”,安排其參加為期1—6個月的離崗培訓、跟班學習,並邀請對口單位業務骨干“傳、幫、帶”,力促理論學習和工作能力有所提升。培訓考核合格的,回原崗位或按原職級安排工作﹔不合格的,對新提任的干部免去現任職務,對任職已滿1年以上的干部作組織處理。今年初,已對在全州計生工作檢查排名挂末且被黃牌警告的3個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召回”學習,並安排在縣電視黃金時段作檢討﹔另有3名鄉鎮黨政正職因履職不力被“召回”學習,並免職。2012年6月以來,全縣共有27名干部被誡勉談話或“召回”學習,7名科級干部被免職。
明確一線評議,提升群眾滿意率。按照“聯系群眾、一線評議”的要求,在人民廣場、電視等平台上,全縣鄉鎮和機關事業單位黨政領導面對群眾進行公開承諾、述職踐諾、評議晒諾。為了使評議晒諾更接近“最后一公裡”,評委主要請廣大群眾擔任,並結合干部述職內容和回答群眾現場提問情況,當場打分當眾公布分數。通過承諾、踐諾、晒諾,部分歷史性的“慢動作”得到遏制。如縣城8萬居民和2萬多流動人口的水廠改造項目重啟實施,並隻用45天就把以前需要半年的項目全部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工作不完成不下班”,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被全縣科級干部轉化到具體工作中。
明確管理機構,建立長效性機制。一是成立監管機構。整合縣“兩辦”督查室的力量,2012年7月成立了督查督辦局,今年又進一步調整充實人員,加強督查督辦局調查權、批評權、參會權、人事建議權等權力,有效切除科級干部“中梗阻”。督查督辦局直接對縣委常委會負責,對副科級及以下干部擁有就地免職的權力。二是建立工作機制。縣紀委(監察局)、縣委組織部、督查督辦局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對科級干部“召回”工作進行研究,並以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結合干部管理有關規定,使科級干部“召回”制度成為解決干部“四風”和“庸懶慢浮貪”問題的有益途徑。
(貴州省黔南州基層黨建雲平台 楊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