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百姓心聲,真誠為您服務”,每天清晨,延邊人民廣播電台AM1053在4.27萬平方公裡的大地上傳送這樣一個親切的問候,這就是該電台與延邊州紀檢委等部門聯合開辦的“百姓熱線”節目。這一傳播媒體,正是延邊州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群眾訴求平台之一。
2013年10月,敦化市渤海街北苑小區的黃洪澤向“百姓熱線”反映:供熱期快到了,可是供熱公司卻不收取暖費,也不給供熱。原來,由於多種原因,這個小區的大部分住戶都有陳年欠費,影響了供熱公司的正常運營,對此,供熱公司作出了“不繳清陳欠,就不給供熱”的決定。
百姓冷暖豈可視如兒戲。當欄目組將此線索轉交給敦化市政府后,供熱辦主任段永林立即與居民和供熱公司進行溝通協調,要求公司“先收取當年取暖費供熱,后清查陳欠”。在供熱辦的協調下,北苑小區的518戶居民很快交上了取暖費,得以溫暖過冬。
多次做客“百姓熱線”直播間的延吉市住建局督查室主任宮福德說,通過這個平台,不但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了解群眾所需所想,更為開展好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
自延邊州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百姓熱線”這個平台共受理群眾訴求470多條,各部門做客直播間42人次,在線解答問題110多個,轉交縣市和相關部門29件,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結果,群眾滿意率達90%以上。
為了更方便服務群眾,“百姓熱線”在延邊州及延吉市政務服務大廳裡還開設了“百姓熱線”窗口,成為“第二直播間”。
1月13日,市民史麗娟因婆婆在韓國病危住院,需要辦理簽証赴韓,可按辦理條件又需要提供婆媳關系証明,而她跟丈夫和婆婆的戶口不在一起,無法辦理。窗口工作人員韓娟了解情況后,親自帶著史麗娟與戶籍窗口咨詢協調。按照工作人員交代的流程,在韓娟的幫助下,史麗娟提供了結婚証及丈夫和婆婆的母子關系証明,很快辦理了簽証,及時趕到韓國,見到了婆婆最后一面。2月20日,史麗娟回國后,再次來窗口,向韓娟表達謝意。
“百姓熱線”在每天近150分鐘的直播過程中,與這個“第二直播間”連線10多次,窗口的工作人員及時與民政、外事、教育、人社、計生等部門在大廳的各個窗口聯系,現場解答群眾的咨詢和提問,真正起到了“給線上一人解答、讓線外萬人受益”的效果。在設立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共接待群眾近萬人次,被群眾稱為政務大廳裡“最忙碌的窗口”。
登錄“延邊信息港”網站,也可以點擊到“百姓熱線”板塊。如果網民對州直部門、各縣市鄉鎮、街道哪個部門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可以在這裡留言。
去年9月,網友投訴八家子林業公安局某領導長期開套牌車,有關部門卻公開推諉。8天后,公安部門就在微博上公布了處理結果,套牌者被查處,群眾拍手稱快。
在延邊州利用這一平台啟動的“糾風暖民心”活動中,共有69087位網民參與了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延邊州紀檢委確定了“食品安全”、“房價過高”、“供熱不好”等10個專項治理項目。通過專項整治,共處罰餐飲服務單位130戶、暖房子改造完成294.04萬平方米、撤並小鍋爐82座、投放價格調節基金1170萬元、平均住院費用下降4.9%左右……實實在在的成果,贏得了廣大群眾對網絡上這個訴求平台的充分肯定。
今年以來,延邊信息港“百姓熱線”專版,共接到網友投訴咨詢22750條次,各部門回復率達98%以上。
按照規定,州直各單位“一把手”要親自上線,做客“百姓熱線”直播間。2013年,有一批部門因未能及時辦結群眾訴求而被扣分,亮了“紅牌”。
延邊州教育實踐辦常務副主任、州委組織部副部長尹朝暉說,通過前期征集意見和群眾投訴,全州共梳理查擺問題4324件,其中能夠立行立改的1514件。首批啟動了辦公場所超標、會議費用虛高、隨禮風、說情風、陳風陋習等12個專項整治活動。
延邊州借助這個群眾訴求平台,努力做到“群眾有什麼訴求、我們就解決什麼”,真正讓群眾參與、監督、評價教育實踐活動,確保實現聯系群眾“零公裡”、服務群眾“零距離”、干群關系“零隔閡”。
廣大群眾由衷地感嘆:鬧心事、煩心事越來越少了!教育實踐活動使黨員干部的作風越來越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