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河南:“一學三促四抓”落實教育實踐活動

2014年04月18日10:12  來源:光明日報

“瞧瞧我手機上的短信,每個月工資都及時打到卡上,從不拖欠,我們心裡踏實,有干勁!”河南商登高速商杞段的一個工地上,一位農民工興高採烈地說道。拖欠工資問題得到解決,得益於河南交通投資集團結合省委“一學三促四抓”經驗做法,在各項目公司臨時黨委實施的“農民工管理公開”制度的具體措施。

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初,河南省就提出在全省推廣“一學三促四抓”的做法:“一學”即突出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把學習教育貫穿活動始終﹔“三促”即用“群眾三評”促反思、促查擺、促整改﹔“四抓”即抓好立行立改事項、抓好共性問題的專項治理、抓好群眾期盼解決的實事、抓好一批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的大事。目前各地普遍通過學習調研,結合自身特點制定出特色實踐方案,把這個做法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鄭州大學作為河南省唯一的“211工程”和“一省一校”建設高校,成立了鄭州大學焦裕祿精神研究中心,力圖豐富和理解焦裕祿精神內涵。學校採取多種方式扎實抓好學習教育,確保不走過場。校黨政領導班子共組成11個調研組,分赴57個基層單位,召開現場座談會62場,參加座談1200余人,收集到6212條意見和建議,歸類整理出470條,邊查邊改,注重實效。學校針對初步查擺出的一些問題,組織實施了第一批立行立改“五大項目”,即“圖書館敞亮項目”“平安校園建設項目”“后勤管理水平提升項目”“生活需求保障項目”“青年教師成長項目”,解決了圖書館服務不到位、校園安全隱患多、后勤服務質量不高等突出問題,受到師生好評。

在河南能源集團辦公樓開辟出的300多平方米場地裡,“人民公仆、干部楷模”的焦裕祿精神展覽豐富多彩,反映焦裕祿事跡的圖書、報刊、紀念品、音像資料等30余類,2100多件,時間跨度達半個世紀。接納來自省管企業、高校及集團內部60多個批次的團體,2000余人在現場邊學習邊對照。大家還到目前保存在觀音堂煤業、由焦裕祿同志親自主持研制的新中國第一台2.5米卷揚機現場,回憶焦裕祿精神,讓焦裕祿精神在礦區發揚光大、燭照前行。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深入田間地頭、街頭巷裡、群眾家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輔之以法,用群眾的語言做群眾工作,用群眾最能接受的方法化解矛盾,積極探索社會法官機制與人民陪審員制度相結合,把優秀社會法官選任為人民陪審員,2013年7月以來,全省社會法官共調處矛盾糾紛39247件,參與化解信訪問題2766件,為基層群眾提供便捷服務,不僅受到基層群眾的信任和好評,同時成為全省法院訴訟案件數量長期保持穩定的重要因素。

為了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鄭州市抽調102名科級以上干部組成18個督導組,建立情況收集和信息報送、問題答復、溝通聯絡、督導日志、請銷假等制度,把從嚴從實貫穿各個環節,保証督導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對群眾反映強烈、涉及面寬、整改難度大的公職人員經商辦企業、報紙雜志亂攤派、農村(社區)軟弱渙散黨組織等8項突出問題,列入第一批專項整改問題,明確牽頭領導、責任單位和整改時限。在督導群眾投訴辦理工作方面,實現受理登記“零障礙”,服務群眾“零距離”,調查處理“零拖延”,責任追究“零容忍”,具體運作“零差錯”,前三個月累計受理群眾投訴79件,已辦結31件,有效維護了群眾的正當利益和合理訴求。(記者劉先琴 通訊員常欽)

分享到:
(責編:楊麗娜、秦華)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