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縣堅持實踐特色,以“四回四訪四問四答”引領教育實踐活動,著力建立健全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機制,督促黨員干部自覺下基層、接地氣、聽民聲,以反“四風”、轉作風、抓整改的行動,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以“四回”體民情,夯實民本意識。以黨(工)委為單位,組織全縣2300多名縣處級領導、科級干部、中層干部和重點熱點崗位黨員,主動回出生地、回居住地、回聯系地,由縣委組織部、人大辦、政協辦負責組織172名“兩代表一委員”回選舉地,讓他們在實境體驗、觸景生情中,增強來自群眾、出自基層的記憶,在見親友、拜鄉鄰、訪干群中拉近距離、增進感情,認清作風不正、脫離群眾的危害,讓思想經歷洗禮、心靈受到滌蕩,許多黨員干部在”民情筆記”中,真情流露出自我認知的新覺醒新感受,民本意識、群眾觀念、為民情懷明顯增強。全縣黨員干部主動服務群眾,積極參加“一日勞動”、“結對幫扶”活動,368人主動到社區、村居認領崗位,462人加入“黨員志願服務隊”,讓廣大群眾看到了黨員干部的風採。
以“四訪”曉民願,解決疑難問題。有計劃地組織干部訪談、接待信訪、慰問走訪、集中拜訪,聯系領導深入基層,以座談會、個別談話等方式,訪談聯系單位負責人和班子成員,了解他們對基層黨建、村級經濟、社區管理、服務為民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已著手擬定並將出台機關黨員社區志願服務、農村基層黨組織“五星創建”、“六挂五扶”壯村、發展社會組織等文件。各級領導干部結合分工,排班接待來訪群眾,主動下訪信訪重點戶,了解他們訴求,擬定解決方案,幸福廣場AB兩區262戶群眾信訪3年的房屋質量等18個“老大難”問題,已經解決過半,其余正在落實。利用重要節日,走訪慰問老干部、老黨員、老模范、困難黨員和離任村干部等人員,了解他們生活情況和精神文化需求,及時解決他們實際困難,並向200余名建國前老黨員贈數碼播放器實行“電波送學”。各鎮各部門集中拜訪基層群眾,傾聽他們意見建議,2100多名黨員干部每人結對一戶城鄉困難群眾,為他們量身選定脫貧項目,幫助他們解決問題8700多件。
以“四問”知民意,強化實效服務。由各鎮各部門組織黨員干部定期下基層走訪調研,並向聯系點、結對群眾、服務對象公開聯系方式,帶著問題向基層群眾問冷暖、問服務、問需求、問發展,收集涉及群眾利益的公共服務、優化服務等方面訴求2280條。各鎮各部門依托職能和資源優勢,主動為群眾提供實效性服務。針對服務不優問題,進一步亮窗口、簡環節、優程序,實施增容擴效“微整改”行動,首批整改項目已完成79個,佔68.6%。針對服務不廣問題,堅持從小做起,拓展職能,延伸服務,開展“健康進湖區”、“文化進社區”、“政策進農村”、“培訓進企業”等活動,縣醫院還推出定向免費體檢服務,已為541名環保工人和公交車、出租車司機上門體檢,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貼心服務。針對服務不暢問題,進一步健全縣、鎮、村級三級服務體系,強化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完善村民議事、民事村辦、干部聯村聯戶、黨代表工作室等機制,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上門”,使群眾困難能反映、有人問、有人管。
以“四答”解民憂,加快惠民富民。在基層走訪調研中,面對群眾問詢和疑惑,黨員干部答個性需求問題、答民生保障方針、答惠民政策落實、答深化改革舉措,主動改不足、抓落實、解民憂。對政策允許的群眾訴請,告知辦理途徑,幫助聯系相關單位,推進公平公正解決﹔對不符條件的,耐心解釋說明,平穩群眾情緒。同時以實際行動回應群眾訴求,進一步強化項目化整改,為保障群眾生活質量,開展食品安全、水聲氣污染等23項專項整治。組織實施惠民“三通”行動,低保醫保救助“三提標”,優撫安置“四公開”,實行監控立體化,免職處理3名截留政策、辦事不公的干部,力促惠民政策落實。加速新型城鎮化改革,形成鎮村區劃調整方案,聚力推進全縣48個、各鎮260多個民生重大項目,讓群眾享受改革發展成果。出台扶持全民創業政策,新設1000萬元創業專項資金,300萬貼息貸款,3000萬小微企業應急互助資金,強力支撐創業富民工程。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縣黨建雲平台供稿 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