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最近提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這“三嚴三實”,是新形勢下推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新要求和新標准,是黨員干部的立身之本和為政之道。作為一個地區或一個單位最高領導的一把手,必須在貫徹“三嚴三實”方面先學一步走在前列,為本地區、本單位全體黨員干部作出表率、作出示范。
一是學習調研不圖“虛勢”。勤於學習和深入調研是一把手的必修課和基本功。一把手在學習調研上一定要講求實、防止虛,切忌裝潢門面、擺花架子、虛假應付。要針對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手不釋卷”學,堅持從書本上學,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見賢思齊”學,堅持從群眾和專家身上學,集大家之長充實自己﹔“知行合一”學,堅持從實踐中學,在不斷實踐中提高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學習過程中,要注重把已有的成熟做法和成功經驗傳承下來,自覺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要注重對各方面信息予以科學揚棄,在廣泛吸納的同時冷靜吸收。要注重養成勤於思考的習慣,在思考中領悟、在領悟中提升。要注重及時總結已經完成的各項工作,把經驗做法和問題教訓升華為具有指導性的理論成果。“一把手”尤其要加強調研,注意在深入調查研究中,多了解實際情況,多聽取不同意見,摸清問題,抓住關鍵,把握政策,探尋辦法,真正做到胸中有數。
二是對待群眾不能“扎勢”。“扎勢”是群眾用來諷刺那些愛端架子、愛耍派頭、勢大事小、有勢無實的人特別是領導干部的詞語。一把手應該避免成為“扎勢”的人,而應該平等待人、平易近人,在密切聯系群眾、真正服務群眾中,贏得群眾的支持。一把手位高權重,群眾從心理上對其本來就有一種距離感,如果“扎勢”,就會人為地在干群之間筑起一道隔牆,很容易導致脫離群眾。一把手要始終把群眾擺到最高處,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一切服務群眾。要堅持眼睛向下看、腳步向下走,放下架子、邁開步子,走到群眾中去,和群眾融為一體。要虛心向群眾請教,認真聽取平時聽不到的話,對一些“不中聽”的話,尤其要冷靜分析,誠懇接受,有效吸收。特別是在個人工作開展較順的時候,不能忘乎所以、忘記群眾,更要深入群眾中接地氣、察實情,確保服務群眾的方向不偏移、舉措不虛飄、動作不走樣。
三是落實工作不靠“造勢”。喜歡“造勢”、“造輿論”,是部分一把手開展工作的慣用手法,但這實際上不僅無益於做好工作,還有損於自身形象。一把手務實工作、不圖虛勢,首先,要慎搞上任三把火。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不能一概否定已有政策規定、另辟蹊徑,不能全盤推翻前任班子的決策部署、另搞一套,更不能盲目打亂現有管理機制、另立山頭。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氣魄,連貫有序、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工作向前推進。其次,要杜絕“玩花子”。一把手也要注重督促抓好工作細節,一項一項地抓,一點一點地摳,不草率忽視,不輕言放棄,不當“甩手掌櫃”。要注意抓好工作的全過程,切實防止出現雷聲大雨點小現象,杜絕“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真正做到“降虛火、求實效”。再次,要營造實干環境。一把手要切實校正用人導向,切實把扎實工作、群眾認可的干部用起來,努力把認真謀事、確有實績的干部樹起來,大力營造一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良好氛圍。
四是行使權力不用“強勢”。一把手有權,但關鍵在於嚴以用權、善於用權。“官帽”是人民給的,就要為人民服務﹔職務是組織給的,就要對組織負責。一把手必須正確對待手中權力,正確擺放自己位置,正確處理與班子成員和其他干部之間的關系,不能憑職權強推自己的決策部署,聽不進別人和下屬的意見,更不能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拿捏下屬,對提出不同意見的下屬穿小鞋、跟他們過不去。要避免一人說了算。不能認為作為主要領導就擁有絕對的權力,而應堅持按法律政策辦事、按程序要求決策。在集體決策中,做到“三個尊重”:鼓勵班子成員充分發表意見,充分尊重班子成員所提意見,在民主的基礎上最后集中,形成班子的集體決策﹔尊重專家學者的意見,請專家學者對專業性、行業性的問題進行論証后再做決策,防止決策失誤﹔尊重廣大群眾的意見,在廣泛征求不同層面群眾的意見后,再對包括民生在內的各方面重要事項進行決策,防止損害群眾利益。要永葆敬畏之心。一把手要始終保持對人民、對法律、對道德的敬畏之心,加強廉潔自律,自覺接受監督,時刻牢記“底線不能破、紅線不可觸”,不該干的堅決不干、不該拿的堅決不拿、不該去的堅決不去,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官、實實在在干事,爭取做出經得起實踐、群眾和歷史檢驗的工作成績。
(作者系陝西省電子政務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