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村民楊殿偉家的蔬菜大棚裡擠滿了蔬菜種植戶。“你們仔細看,給黃瓜系繩的手法一定要輕,不要碰到這個生長點,這個須子一定要掐掉。”烏蘭浩特市農牧業局專業技術人員張立學一邊講解一邊做示范。
農牧民收成好不好,掌握農技知識很重要。廣大農牧民想學科技提高農業效益,但適合他們“口味”的學習資料相對缺乏。針對這個問題,烏蘭浩特市認真籌劃,在全市4個鎮、1個農業園區建起38所農村講堂。農村講堂以幫助農牧民增收致富、推動黨的理論政策大眾化為目標,把課堂從會議室搬到田間地頭,實現了宣講工作由“下基層”向“駐基層”的轉變。
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烏蘭浩特市在過去面向市、鎮(街道)、嘎查村(社區)三級講堂體系基礎上,又增加了面向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五級講堂體系,讓黨員干部借助大講堂這個載體,下基層、察民意,在幫助群眾解決問題、破解基層發展困境的同時,也能促進個人工作作風的改變。
“我們轄區有人戶分離家庭,怎麼判定他符不符合臨時生活救助對象的范圍?”“在轄區居住、就業1年以上,且符合居住地政府規定的低收入家庭認定條件的農民工等人戶分離家庭,應當實施臨時生活救助。”講台上,市民政局低保股股長畢語文耐心解答著問題。“過去,機關干部不是很容易接觸得到的。自從開設大講堂以來,我們感覺到他們也很平易近人,心裡裝著我們老百姓呢!”烏蘭浩特市和平街紅通社區干部說。
烏蘭浩特市提出“讓干部教干部”的工作新思路,開設“流動課堂”,通過領導干部送課到基層的方式,使基層黨員干部在家門口就能通過培訓提升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
在“流動課堂”上,人人是評委,聽課干部可以當眾提問並要求送課領導干部即時作答,幫助領導干部查找不足、改進工作思路,送課的領導干部通過備課、講課,提升了自身素質和執政能力。
“不單是為基層送課,黨員干部更要在基層找問題、找差距。針對基層干部群眾反映的實情,立即著手整改,辦實事惠民生,讓基層群眾看得到變化、收到成效。”畢語文說。據了解,今年一二月通過干部送課到基層的方式,烏蘭浩特市各級送課干部征求群眾建議36條,解決群眾實際困難65件。
“基層大講堂用百姓的視角、百姓的語言解疑釋惑,使群眾坐得住、聽得懂、願意聽、記得牢、用得上,推動宣講工作由‘要我聽’向‘我要聽’轉變,既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又擴大了思想政治宣傳的影響。”多年從事群眾宣傳教育工作的烏蘭浩特市都林街黨辦主任黃曉麗深有感觸地說。
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級各類講堂200余個,組建了40人的宣講專家庫,制定了50項內容的“宣講菜單”。自2013年10月以來,組織開展各類宣講175場,受眾達7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