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網友聲音

廣西狠剎干部“走讀”風值得點贊

林偉

2014年04月10日15:0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百色市樂業縣成立聯合暗訪組,“臨檢”逮住48名“走讀”干部﹔崇左市寧明縣召開緊急視頻會,“夜查”基層干部“在崗”情況﹔南寧市隆安縣“晒”出干部上下班、值班等情況,作為年終考核重要指標……今年3月以來,廣西出重拳、下猛藥,各地掀起作風整頓風暴,狠剎干部“走讀”風。(2014年4月9日《人民日報》)

應該說,“走讀”不是一個新話題,是一個“老毛病”,基層干部“走讀”現象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特別是近年來,由於下派干部增多、異地交流頻繁以及現代交通、通訊發展等因素,基層干部“走讀”呈加重趨勢。“干部像候鳥,總往城裡跑。”這是群眾對“走讀”干部的描述,表達了對干部“走讀”的不滿。

“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名話不僅適用於高層領導,也適用於基層干部。“走讀”不僅“走”低了工作效率,“走”差了干部形象,“走”疏了干群關系,而且“走”散了為民之心,“走”丟了利民之本,是基層干部脫離群眾、作風漂浮的集中體現。

正因如此,筆者認為,廣西出重拳、下猛藥,狠剎干部“走讀”風,讓“走讀”干部走回群眾中間,值得點贊,值得推行。譬如:為剎住干部晚上唱“空城計”,廣西全面推行干部“住夜”制度,縣鄉領導班子成員須帶頭住夜,除特殊情況,每人每星期在工作地住夜不少於4天,讓鄉鎮干部從“走讀生”變成“住校生”。雙休日和節假日,各地實行領導干部在崗帶班和一般干部24小時輪流值班制度,重要崗位專人值守,值班人員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和值班電話等信息,向黨員群眾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的監督。

由此觀之,杜絕基層干部“走讀”,光是口頭強調不行,僅靠思想教育也不夠,還要建立行之有效、公正透明的機制,採取一些硬措施,給干部“走讀”帶上“緊箍咒”,讓那些把鄉鎮當作“跳板”的干部無機可乘,斷了“走讀”干部的“腿”,絕了浪費的“源”,使他們“住”得下,“安”得心,把主要精力放到工作上來,放到為群眾辦事、辦實事好事上來。

更為重要的是,制度必須設紅線、帶高壓電,對違反制度、穿越紅線的行為,要嚴格按照制度的要求逗硬問責,不論涉及誰,都要做到對事不對人,讓制度彰顯其威懾力和公平性。這是廣西狠剎干部“走讀”風最值得總結的一條成功經驗,也是最值得我們廣為借鑒的做法。

必須看到,許多地方對干部“走讀”現象,並不是無動於衷的,左一個規定,右一個制度,真可謂是“三令五申”,下了不少功夫,但干部“走讀”之風仍然是“濤聲依舊”,原因就在於,制度規定成空文,整治工作一陣風。英國哲學家培根曾經說過:“有制度不執行,比沒有制度危害還要大。”

如此說來,時下狠剎干部“走讀”風,我們或缺的並不是制度和規定,關鍵是要有“狠剎”的態度和決心,要有“久久為功”的長效機制,隻有達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的境界,敢於揭丑亮短,問責懲處,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走讀”干部無“路”可走。

分享到:
(責編:實習生、謝磊)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