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鍛煉青年干部

2014年04月10日14:09  來源:經濟日報

  當前,從中央到地方,掀起了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新高潮。青年干部,作為重要的后備力量,更需要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在實踐中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打牢成長根基。隻有滿腔熱忱地為人民謀利益,真心實意地向人民學本領,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把個人成長成才的“青春夢”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在實現現代化的漫漫征程中,做出一番無愧於黨和國家、無愧於廣大人民群眾的偉大事業。

  一是為人民謀利益是青年干部成長成才的前提。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才能獲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青年干部務必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為人民謀利益放在第一位,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成效。首先要堅定理想信念。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用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武裝青年干部,使青年干部的奮斗目標與人民群眾的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把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貫徹到群眾路線的實踐中,把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植根於青年干部的思想和行動中。其次要認清使命責任。青年干部必須搞清楚“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准確把握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的觀點。青年干部要深知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是一致的,認清團結群眾、帶領廣大群眾為實現民族復興夢想而奮斗的歷史使命,主動擔當為人民謀利益、創幸福的社會責任,“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

  二是與人民有感情是青年干部成長成才的保証。感情是做好群眾工作的生命源泉。隻有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隻有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作為共產黨員,作為青年干部,要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牢牢抓住感情這個連接黨群的紐帶,以百姓之心為心,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贏得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對人民群眾的感情有多深,青年干部的工作動力就有多大。帶著青春熱情做群眾工作是一種真情的實踐,是青年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的紐帶。接地氣、動真情,才能讓群眾的願望得到最充分的體現,困難得到最實在的解決。要注重方式,青年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用人民群眾聽得懂、聽得進的語言促膝談心,穿上工作服裝與人民群眾一起到田間地頭出出汗,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立足於群眾的小事,平常事,堅持不懈,持之以恆,讓人民群眾從青年干部身上感受到親民、愛民的真心、真情。這樣才能破除干群關系中那座無形的“牆”,人民群眾才會認可青年干部,擁護黨和國家的事業,迸發出無窮的情感創造力。

  三是為人民干實事是青年干部成長成才的關鍵。青年干部隻有為人民群眾埋頭干實事,把服務群眾、造福百姓作為群眾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抓實干,敢於擔當,才能更好地用實際行動詮釋群眾路線的內涵,夯實服務群眾的根基﹔才能在行動中把自己努力鍛造成為民務實,人民群眾公認的好干部。因此,青年干部要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不褪色。“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青年干部應到群眾最困難的地方去,到基層工作的第一線去,親身體驗群眾的艱苦,認清我國的國情,明確自己的責任,不為困難所懼,不為利益所惑,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讓服務群眾之路烙上艱苦奮斗的腳印。與此同時,青年干部還要始終保持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不消沉。要從群眾的利益出發,努力探索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符合基層實際情況,切實造福於民的新思路、新方法,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中實現新突破。 (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執筆:柳禮泉 胡港雲)

分享到:
(責編:楊麗娜、秦華)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