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吉林省農安縣:“五學”強宗旨、深認識、凝共識

2014年04月09日08:57  來源:新華網

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吉林省農安縣堅持把學習擺在首位,全縣各單位普遍採取“五學”方式,緊緊圍繞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宗旨意識等方面來學,著力在深化認識、凝聚共識上下功夫。

4月4日下午,看完《焦裕祿》影片后,農安縣級領導們坐在一起集中學習,談體會。集中學習討論一結束,縣委班子的學習情況就上傳到農安縣政府網“學習園地”上。領導干部打樣兒,廣大黨員群眾跟著學。

從領導干部“領”學,到專題輔導“講”學、搭建平台“互”學、深入基層“送”學、指導評議“督”學,同時還開展“公與私、對與錯、榮與辱”“正黨風、轉作風、樹新風”“亮身份、比服務、樹形象”和“群眾都在看,我該怎麼辦”等四個專題討論活動,促進黨員干部實現思想上的正本清源。

作為傳統的糧食大縣,農安縣通過創新學習方式,著力解決“學什麼”“怎麼學”“如何學有所獲”的問題,著重學好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央和省委加強作風建設各項制度規定和必讀書目3個方面內容,不斷把學習教育引向深入,確保學習取得實效。“思想基礎打不牢,其他問題就很難解決,所以首先要學習好。”農安縣委書記周賀剛剛為基層干部上完黨課,“每周兩次集中學習,都要確定一個人來領學,縣委班子每個人都要領學,把每個領導干部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同時要把學習的正能量傳導下去,一直到每個基層黨員。

農安縣農安鎮小橋子村76歲的老黨員王景山拄著拐棍要到村部去學習,看著老人家身體不是太好,村干部把學習資料送到了王景山家裡。“老傳統又回來了,啥叫群眾路線,就是要依靠群眾、相信群眾,當官就是要為群眾辦事。”王景山說。

“聽到有群眾反映喝污染水、群眾辦事遭白眼等問題時,確實感到很失職,真有臉紅、心跳、出汗的感覺。”周賀說出了在梳理基層群眾原汁原味的意見時的感受。對涉及縣委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問題,深入進行“對號入座”分析,“必須做到每頂‘帽子’底下都有人有事,讓黨員領導干部認真負責。”

縣委班子把刀尖對准自己,首批確定了片面追求縣域排名問題、縣域發展中謀事創業不實問題、當“縣太爺”問題、面對棘手矛盾不敢擔當負責問題、班子一團和氣問題等8個突出問題清單,帶頭整改,先給自己洗澡、治病。

有黨員干部辦公桌上擺著如意球、轉運球,牆上挂著“難得糊涂”條幅,公務用車裡面也是叮叮當當一大串。“對於一些熟視無睹、群眾影響不好的問題,哪怕是過去認為很小的問題,也必須馬上改掉,把問題列在紙上做承諾。”農安縣縣直機關黨工委辦公室主任孟繁清說,針對黨員干部隨禮風、婚喪嫁娶大操大辦風、沉迷酒局牌局風等不良風氣,“整改內容細到大家一看就懂。”同時,縣委常委公開作出承諾,以改進作風的積極行動來為全縣黨員干部樹起榜樣、立起標杆。

通過邊學邊查邊改,農安縣在解決突出問題上用足力、下狠力。叫停擬建的高耗能、高污染和跑馬佔地項目、擠掉發展水分不在數字上弄虛作假,啟動“黨群心連心、干群手拉手”包保幫扶活動,徹底解決領導干部“縣太爺”思想。“到百姓炕頭上坐一坐,嘮點掏心窩子的話,真正把群眾思想放在行動上,而不能放在指標上。”周賀說。(新華網長春4月9日電 記者齊海山)

分享到:
(責編:楊麗娜、秦華)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