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網友聲音

弘揚“趕考”精神須扎嚴作風“籬笆”

白洋澱的蘆葦

2014年04月08日14:0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今年是中共中央進京“趕考”65周年,傳承“趕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繼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努力交出優異的答卷!”

“趕考遠未結束。”在新的趕考路上,黨員干部該如何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優異的答卷,值得思量。回顧歷史,中國共產黨靠毛主席倡導的“延安作風”打敗了國民黨的“西安作風”,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是這種“延安作風”的勝利,優良作風是贏得人心、贏得天下的法寶。今天,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和改革攻堅的關鍵時期,優良作風依然是贏取偉大勝利的重要法寶。在新的趕考路上,扎嚴作風“籬笆”,才能交出優異的“答卷”。

扎嚴作風“籬笆”,須牢記一個“實”字。苗栽不實則亡,樹植不深則枯。干事創業也是這個道理。黨員干部除了把中央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還要實實在在地為老百姓做點事情。謀事干事都要腳踏實地,從本地實際出發,從老百姓的需求出發,從打基礎、利長遠出發,不搞隻顧當前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而是以務實的熱情和實干的精神,拿出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實績來。

扎嚴作風“籬笆”, 須不忘一個“仆”字。位卑未泯濟民志,權重不移公仆心。從古至今,當官為民的道理是一樣的。黨員干部無論身處什麼崗位,權力多大、職位多高,都應該牢記公仆身份,始終把百姓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黨員干部應常思當官為什麼,當官為了誰,當官依靠誰,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解難題、謀利益,不當高高在上、講排場、講規格的官老爺,而是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苦、共患難、心連心,這樣才能在“趕考”路上考出優異成績。

扎嚴作風“籬笆”,須守住一個“廉”字。吏不畏我嚴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生明,廉生威不僅是為官之德,也是立人之本。焦裕祿、孔繁森等一批干部楷模,以廉潔清正、務實為民的良好作風,贏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擁護。在新的“趕考”路上,黨員干部面對各種各樣的誘惑,也要像那些干部楷模一樣,堅持黨一貫的優良作風,在任何情況下都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做到一塵不染、一身正氣,恪守清正廉潔的為政底線,才能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

扎嚴作風“籬笆”,須做到一個“儉”字。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持家、節儉治國是古今受用的寶貴經驗。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從艱難起步到艱苦創業,直到改革開放成就輝煌的今天,艱苦奮斗、節儉治國始終是黨的“傳家寶”,磨礪出一批又一批黨的優秀干部。在改革進入深水區的當前,黨員干部要主動打破固化利益的“藩籬”,堅持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尤其是盡力控制“三公”經費支出,用點滴的工作推動改革不斷深入。

從中央八項規定的出台,到教育實踐活動聚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問題,共產黨人踏上趕考的新征程,重點審視的還是作風建設。黨員干部要弘揚“趕考”精神,自覺主動地加強作風建設,樹立良好形象,以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交出優異的答卷!

分享到:
(責編:實習生、謝磊)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