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沈城,乍暖還寒。省委黨校院內的垂柳,輕盈婆娑、姿態妖嬈。
4月2日至4日,300多名來自全省各地的基層黨組織書記齊聚省委黨校,集中學習把握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方法步驟和辦法措施。
為進一步提高基層黨組織書記組織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和能力,按照中央要求,我省採取省級示范培訓、市級重點培訓、縣(市、區)普遍培訓的辦法,對基層黨組織書記進行專題輪訓。
“基層組織教育實踐活動在群眾家門口開展,搞好教育實踐活動,把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解決好,把聯系服務群眾的工作做到位,把改作風的成效落實到群眾的心坎上,就能夠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贏得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
4月2日上午,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辛桂梓在全省基層黨組織書記教育實踐活動示范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講話,深刻闡述了基層組織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強調要結合實際扎實開展基層組織教育實踐活動,借勢借力大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當天下午,省委黨校副校長周永生為學員進行了《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做好新時期群眾工作》專題輔導,詳細講解了黨的群眾路線的由來和內涵,教育實踐活動的目標任務和方法。隨后學員分成小組,圍繞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搞好基層組織教育實踐活動的意義、方法和難點問題展開了民主、熱烈的討論。
“我認為,走群眾路線最重要的就是把群眾放在心坎上,放下架子、撇下面子、扎下身子,深入到群眾中聽民聲、解民憂,順民意、惠民生。 ”遼寧盼盼集團黨委書記朱艷敏說。
“百姓對黨的信任實際來源於身邊的黨員,黨員的言行代表黨的形象。我們來自基層的黨員生活在群眾的眼皮底下,你若不能視群眾為衣食父母,時刻想著他們、關心他們,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就很難贏得群眾的信任。”大窪縣新興鎮躺崗子村黨總支書記黃放說。
撫順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孫漢志認為,搞好基層組織教育實踐活動非常重要,要堅持主題不變、鏡頭不換,貫徹“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以嚴的標准、嚴的措施、嚴的紀律堅決反對“四風”,推動思想認識進一步提高、作風進一步轉變、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為民務實清廉形象進一步樹立、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
在隨后的幾天裡,學員通過聽輔導報告,聽省教育實踐活動先進典型事跡報告團報告,交流學習體會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進一步加深了對黨的群眾路線的認識,明確了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方法步驟、基本要求和具體措施。
西豐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李波認為,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觀點,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作為在基層工作的黨員干部,隻有真正走入群眾的視線,及時感知群眾的冷暖,黨的這個“法寶”才能真正發揮威力。
阜新市海州區科技社區黨支部書記譚淑莉認為,典型猶如鏡子,照出了自身在服務群眾和工作作風等方面的不足,既是激勵也是鞭策。一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全黨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黨員的每一個行為都影響著黨的肌體健康,所以無論何時都要嚴格要求自己。
學員一致認為,組織開展基層教育實踐活動,要著力抓好學習教育,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要聚焦“四風”,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深入查找黨員、干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解決好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要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開好生活會,針對查擺出來的問題列出清單,逐一整改,有利於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一時不能改的也要給群眾解釋清楚,切實讓群眾看到變化、增強信心。
這些來自基層的學員都很珍惜此次難得的學習機會,3天來,省委黨校校園裡處處洋溢著濃厚的學習氛圍。課堂上、宿舍裡、飯桌旁,都能看到學員交流的場景。
忙碌的時光總是很短暫。4月4日,帶著沉甸甸的收獲,示范班的學員就要回到工作崗位上,以更加自信的力量推動本地區、本單位扎實開展教育實踐活動。
錦州市太和區愛心醫院黨委副書記任麗梅說: “回到單位后,要加大對教育實踐活動的學習宣傳,組織黨員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同時還要組織單位的優秀黨員作報告,用身邊的典型教育廣大黨員,從而推動醫院的服務水平再上新台階,讓患者滿意。 ”
葫蘆島市龍港區騰飛社區黨委書記李漫說:“針對一些黨員為居民服務的意識不強的問題,回去后要通過多種方式學習教育,同時要結合我們社區實際,開展更多的貼近群眾的活動,為黨員服務群眾提供更加廣闊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