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內蒙古翁牛特旗:干部作風在走訪中轉變

張麗娜

2014年04月03日09:33  來源:新華網

  (走群眾路線 改工作作風)內蒙古翁牛特旗:干部作風在走訪中轉變

   新華網呼和浩特4月3日電(記者 張麗娜)最近,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的32名處級干部帶領22支工作隊挨家挨戶到百姓家中調研走訪,征求意見。圍繞大走訪,翁牛特旗逐條解決征求到的群眾意見,讓群眾從干部作風轉變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赤峰市委組織部青年干部科科長胡廣文是市駐翁牛特旗督導組成員,正跟著一起走基層。他認為當地教育實踐活動的特色就是“全覆蓋”工作法,包括宣傳發動、學習教育、聽取意見、解決問題等都做到不留死角、不漏一人。正因為覆蓋度高,干部群眾的體會也更為深刻。

   作為這次大下鄉活動的一員,翁牛特旗黨委宣傳部長周玉英對正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體會很深。她說,這種實實在在的學習和走訪,真正觸動了干部的思想和靈魂。

   前幾天下鄉聽取意見,老干部蔡義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周玉英趕緊說:“別有什麼顧慮,這次下來就是想聽聽你們的真心話!”“那我就提兩個問題,現在個別農村黨支部組織渙散,一年都不過組織生活,工作沒思路,發展沒辦法﹔另外,現在孩子念書選學校、挑班、安排座位都得走后門,這種歪風得剎一剎了!”周玉英把蔡義的意見一一記了下來。

   和周玉英一樣,這次下鄉走訪的2000多名干部共帶回來群眾的2.86萬余條意見和建議,最后匯總歸納為4013條,這些問題都上了台賬,力爭做到整改一個、銷號一個。

   凡能夠就地解決的就當場解決,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3月18日,海拉蘇灌區管理局長郭景芳了解到,海拉蘇鎮烏蘭吉達蓋嘎查有一條河阻斷了百姓進出村庄的路,春天種子化肥拉不進來,秋天稻米運不出去。3天后,郭景芳親自帶領工程技術人員到現場實地勘察,當場決定投入30萬元給牧民修一座便民橋。

   著眼於“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翁牛特旗新設立7個鄉級便民服務大廳、109個偏遠嘎查村便民服務站、327個村民組便民代辦點,解決了群眾辦事遠的問題﹔在服務大廳、便民服務站、便民代辦點實行一站式服務,解決了群眾辦事難的問題﹔取消下放了180項涉民審批事項,取消了8類証照工本費收費項目,對個體工商戶實行“以票控稅”措施,月發票使用1萬元以下的免征地方稅費和基金,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隻征收個人所得稅,解決了群眾辦事貴的問題。

   對於需要分年度解決的問題,制定了任務書、責任狀和時間表,限期解決。比如,兩年內新修通村油路1120公裡,實現村村通油路﹔每年以60萬畝以上的速度推進治沙工作,到2017年使全旗沙化土地全部得到治理﹔針對基層群眾反映的適齡兒童就學難問題,教育部門制定了在原有教育布局布點的基礎上,新設7所村級小學、臨近村連片設立小學和幼兒園、3年內新建55所中小學的教育布局調整計劃。

   干部大走訪,帶出來的是問題,拉近的是民心。五分地鎮大窩鋪村南荒村民組東面的山地裡有兩條洪水溝,一到雨季村子就會受到山洪的威脅。村民慕忠軍說:“村裡人晚上都不敢睡覺,前幾年的一場洪水,把我家的院牆都沖垮了,差點把糧食全沖走!”副旗長房瑞在五分地鄉下鄉調研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帶水利干部到實地踏查、測量,現場決定為村裡修一條1500米長的導洪渠,等地裡一化凍就馬上開工。

   連續多天的走訪調研,讓旗長南振虎也有很大觸動。他說,老百姓提出來的不少意見聽上去十分“刺耳”,也讓干部們感到臉紅,是該對照群眾意見,對照自身表現,深刻反思,明心醒腦了,隻有每位干部把自己擺進去,在改進作風中真心實意解決百姓最關心的難題,才能贏得民心。

分享到:
(責編:楊麗娜、秦華)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