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根河市不等不靠,立足實際,找准既是活動參與者又是活動推動者的定位,高標准完成規定動作,出特色創新自選動作,積極引導全市組工干部在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中踐行群眾路線。
對標找差距,先學先知,理論武裝打基礎。一是在內容上,編印了《學習資料匯編》,收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章、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自治區和呼倫貝爾市委關於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有關文件,發放了《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重要論述摘編》等學習輔導材料,供全體組工干部學習。制發了學習筆記本,要求組工干部在做好學習筆記的同時,聯系思想和工作實際,認真撰寫心得體會,切實通過學習教育真正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二是在時間上,科學制定學習計劃,克服工學矛盾,將每周四、五下午規定為全體人員集中學習時間,舉辦“組工講壇”、圍繞“組工干部好作風是什麼、怎樣做一名作風過硬的組工干部”進行發言,並交流學習心得體會。三是在形式上,除傳統學習形式之外,採用領學宣講、自由討論等形式,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先后組織收看了《興安杜鵑》、《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等教育專題片。
接地氣調研,立行立改,親民幫扶利長遠。一是將“大學習、大調研、大接訪、大落實”作為部機關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抓手,各副部長帶領分管科室分別領題調研,前后深入幫扶地區和聯系單位,征求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對組織工作和組織部門在 “四風”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經梳理匯總,共涉及3個方面10余條,確立重點調研課題5個。二是深化拓展“十百千親民連心服務群眾”活動成果,為聯系點地區20戶種養殖戶協調小額貼息貸款100萬元,用以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實現輸血式幫助向造血式幫扶轉變﹔協調市財政、民政等部門爭取到一事一議獎補項目為幫扶地區修路,改善居民出行環境﹔協調駐地企業,將企業閑置房產改建為社區活動場所,進一步提高社區“三有一化”水平。三是制定任務分解書和進行項目化管理,將全年組織工作任務和目標細化到科室、明確到責任人,高標准高質量推進“干部素質提升”、“人才強區”等工程。
做精彩自選,邊行邊推,踐行路線亮宗旨。明確組織部門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既是參與者又是推動者的定位,在“選干部配班子、抓基層打基礎、建隊伍聚人才”上切實做到六關注(關注基層干部、關注專業人才、關注黨員代表、關注困難群眾、關注上訪人員、關注離退休老同志)五到位(組織領導到位、協調溝通到位、幫扶措施到位、解決問題到位、輿論宣傳到位)四結合(與為群眾排憂解難相結合、與提高服務群眾本領相結合、與促進組織工作相結合、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三個有(肩上有“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的擔子、心中有“為民務實清廉”的尺子、手中有“示范引領、典型帶動”的旗子)兩聯系(建立工作聯系點、聯系先進與后進)一深入(經常性深入基層一線聽民聲、知民情、解民意)。真正發揮組織部門“黨員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的作用,引導組工干部在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中踐行群眾路線。
(內蒙古根河市黨建雲平台供稿 張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