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扎實推進教育實踐活動廣泛征求意見

貴州省息烽縣:聽了就改 訪了就干 

2014年04月02日13:0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貴州省息烽縣在認真抓好學習教育的基礎上,注重活動開展到群眾“家門口”,問題查擺深入群眾“小環境”,抓實邊學邊改,扎實做好教育實踐活動第一環節廣泛征求意見工作。

認真聽取意見。縣委主要領導帶頭堅持開門搞活動,減少各種會議,擺脫繁雜事務,走出機關大樓、走進農村社區,開展“小座談、大走訪”。要求每個鄉鎮社區由一名縣委常委帶隊,其他縣級領導干部參加,深入全縣11個鄉鎮(社區)、174個村居、37個規模以上企業,“面對面”廣泛聽取意見,發揮表率作用。3月份以來,縣四套班子28名黨員領導干部已召開小型座談會100余次,走訪基層干部、黨員群眾、離退休老同志、黨外干部、矛盾糾紛當事人等1400余人次。在領導干部的帶動示范下,全縣科級干部、股級干部廣泛參與,“面對面”聽取村居兩委干部、村民組長、留守群眾、企業職工等意見,主動征集“不滿意”的地方。目前,已征求到群眾意見建議3292條。

及時梳理問題。縣委對照習近平總書記列舉的“四風”問題25個方面表現、中央活動辦梳理的37條共性問題和我省梳理的23個重點對照查找的問題,圍繞貫徹主基調主戰略方面的差距聽意見。以前期“找問題、找差距、找目標”活動中收集的66項問題和學習教育、征求意見環節收集到的3000余條意見為主要內容,組織“兩代表一委員”、群眾代表、服務對象代表和縣委實踐辦、縣紀委、縣委政策研究等相關部門同志,採取堅持問題導向、“認真”聚焦“四風”原則進行科學研判,查找出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縣直部門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鄉鎮、社區和村其他基層組織四個層次在“四風”方面的存在問題270條,民生方面426條。

扎實進行整改。針對查找出來的突出問題,縣委主要負責同志主持召開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圍繞解決“四風”問題,集中開展八項整治。(1)堅決整治理想信念動搖、組織觀念淡薄、政治意識和政治紀律不強等問題。嚴厲查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信口開河、口無遮攔,弄虛作假、欺上瞞下,跑官要官、拉票賄選行為。嚴肅處置不合格黨員。(2)堅決整治“拖、推、扯”辦事效率不高等問題。嚴厲查處公職人員打麻將,無故遲到、早退、離崗,上班時間玩游戲、購物、炒股,工作人員對待群眾態度生硬、作風粗暴和濫用職權、假公濟私等行為。嚴肅處置在位不謀事、不干事,遇事不敢擔當的干部。(3)堅決整治文山會海、檢查評比泛濫等問題。從嚴控制會議數量、會期和規模和各類文件簡報。切實糾正“一票否決”過多過濫問題。(4)堅決整治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奢侈浪費問題。嚴厲查處公款大吃大喝、安排與公務無關的宴請,以及到私人會所、“農家樂”“精武館”等場所的消費行為。嚴肅處置奢靡浪費的“亞腐敗”國家工作人員。(5)堅決整治 “三公”經費超支、濫發錢物等問題。嚴厲查處 “三公”經費支出不規范、超標准報銷費用,濫發獎金、津貼、補貼、實物等行為。(6)堅決整治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部門服務行業“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問題。嚴厲查處吃拿卡要、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收回扣、拿紅包,濫用職權,權力尋租,利益輸送,執法不公,選擇性執法,隨意性執法,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等行為。嚴肅處置借權營生的國家公職人員。(7)堅決整治鄉鎮社區脫離群眾、與民爭利的問題。嚴厲查處弄虛作假,天天“走讀”,在房屋拆遷、土地征用、重點項目建設等方面不維護群眾利益,甚至與民爭利等行為。嚴肅處置拖欠群眾錢款,打白條、當老賴的人和事。(8)堅決整治村(社區)等基層組織服務群眾的意識和能力不強的問題。嚴厲查處在落實惠民政策等方面優親厚友﹔黨務、政務、財務混亂,態度粗暴,拉幫結派、搞宗派等行為。切實解決基層組織“無人辦事”、“無錢辦事”等突出問題。

著力改善民生。縣委一班人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小座談、大走訪,察民情、促發展”專項活動中,緊緊圍繞省委趙克志書記“把開展黨的教育實踐活動同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結合起來,著眼於解民難、排民憂、順民意”的講話精神,立足民生呼聲,抓牢“最后一公裡”,把以“良種、良肥、良法”為主要內容的“三良工程”等助農增收政策作為“必選題”廣泛征求群眾意見。針對群眾反映化肥品種與產業結構調整、土壤等不匹配等意見,積極謀劃、統籌協調,與駐縣開磷集團“地企”合作,把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作為第一個民生、第一件大事來抓,全面啟動“三良工程”(良種、良法、良肥)第二個“五年計劃”,著力把“三良工程”辦成“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努力踐行在扎實開展好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中“促發展改善民生”的庄嚴承諾。截止目前,該縣通過實施“三良工程”,共計增產水稻、玉米、油菜、馬鈴薯8萬余噸,總計實現增收2億元。加上農民在購買肥料上少投入8000余萬元,實際增收2.8億元,人均累計平均增收1200余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七年位列全市第1位。全縣廣大黨員干部通過這樣的惠民之舉,踐行著黨的群眾路線,拉近了和群眾之間的距離,各項工作得到了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息烽縣黨建雲平台供稿)

分享到:
(責編:高巍、秦華)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