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深入征集群眾意見,提高黨員干部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扎賚特旗旗、鄉、村三級干部領在前、導在先,以上率下發揮示范引導作用,“身入”基層、“心入”基層、“情入”基層,廣泛征求群眾對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和建議,爭做群眾路線踐行者。
吃住百姓家,“身入”基層 ,讓干部真下去。旗委主要領導以身作則,不預先通知,不預設線路,輕車簡從,主動到聯系點與群眾敞開心窩話家常,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旗、鄉、村三級干部利用10天時間,分赴14個蘇木鄉鎮(場)、196個嘎查村、22個社區開展征求意見活動,並與群眾同吃同住,採取“五進五問”形式,即:進小康戶、產業戶門,問致富經驗﹔進老干部、老黨員門,問發展良策﹔進上訪戶、意見戶門,問事情原委﹔進困難戶、低保戶門,問衣食冷暖﹔進返鄉農民工、流動黨員家屬門,問就業現狀,廣泛征求群眾意見,了解和掌握群眾所需、所盼、所急、所想。領導干部嚴格執行“四不准”,不准到現任村書記、主任家中吃住,不准到村裡富裕戶家中吃住,不准到鄉鎮吃住,不准增加群眾負擔。截止目前,全旗29名旗級領導、1860名旗直部門駐村干部、1565名鄉村(社區)兩級派出干部共走訪城鄉住戶73503戶,入住村屯百姓家3680人次,自付伙食費1.4余萬元。
走村入戶,“心入”基層 ,讓活動受歡迎。對群眾提出的需要解決的問題,能解決的馬上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收集情況回去進行研究協調。干部在走訪中選擇一定數量的困難戶、拆遷戶、低保戶等作為重點聯系戶,利用早、中、晚休息時間段,到老黨員戶、困難戶、拆遷戶、低保戶、有訴求戶、無在外工作親屬戶、離任村干部戶、空巢老人戶、留守兒童家庭戶等重點聯系戶家中征求意見。目前,經走訪調查7萬多戶城鄉群眾,共歸納整理8類問題,即道路硬化、生活用水困難、校點撤並上學難、村組公共衛生差、產業發展資金少、外出務工沒技術、因災因病易返貧、矛盾糾紛排查要堅持等。針對上述問題共征求到意見建議2560條,現場解決165件,及時化解社會矛盾10起,其余意見建議已逐級建立台賬,正在落實責任,分步解決。
傾心盡力,“情入”基層,讓群眾得實惠 。腳下沾滿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各下基層干部講百姓話,言百姓事,敘百姓情、嘮百姓嗑,辦百姓事,真正成為廣大群眾的“貼心人”和“主心骨”,在進門深入走訪和交流的基礎上,切實了解聯系戶的基本狀況,特別是重點聯系戶的家庭收入、面臨困難、貧困原因、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對新農村建設中的意見建議、對鄉村“兩委”班子的滿意度等。統一制作干群聯系卡,每位領導干部根據聯系戶的要求、目標、任務一一向群眾承諾,並公布自己的“親民電話”、發放干部進村到戶征求意見表,用於記錄進哪家門、知何種事、幫什麼忙等情況,且要有農戶簽名。本著“聯系干部幫小忙、聯系單位辦大事”原則,積極為聯系戶送政策、送信息、送培訓、送技術、送資金、協調貸款。目前,已代理民事代辦事項158件,發放7萬余張干群聯系卡、7萬余份干部村到到戶征求意見表和10萬份政策宣傳單。
(內蒙古興安盟黨建雲平台供稿 施文秀 張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