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人民論壇:“規矩意識”提升治理能力

蔡朝陽

2014年04月02日08:0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們常說,“少數人靠覺悟,多數人靠制度。”如果外在的制度轉化為內在的遵從,那麼,我們所付出的管理成本就會降低,治理效果卻會更好。這種對規則制度的敬畏與遵從,用百姓的話來說就是講規矩。

  60多年前,中國共產黨人“進京趕考”前,在西柏坡定下了六條規矩。去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感慨地說:“這裡是立規矩的地方。黨的規矩、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有力推動了黨的作風和紀律建設”,並告誡全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這樣的話語,值得黨員干部警醒。

  “沒有紀律的隊伍是不可能有戰斗力的,紀律是勝利之母”。面對各種考驗,我們拿什麼去“趕考”?首先就是要立規矩、守紀律。我們黨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推進八項規定成為“鐵八條”,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強化制度剛性,不斷編密織牢抵制歪風邪氣的制度之網,為的就是強化各級干部的“規矩意識”,以清風正氣贏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在規矩的硬約束面前,不少干部改變作風,增強了規矩意識。但也有一些干部,至今仍然沒有主動尋求改變。或感慨“為官不易”,或感到不習慣,或把約束看成一時的“緊箍咒”,其結果就是工作生活搞得糾結而“擰巴”。還有的偷偷應約去私人會所“燈紅酒綠”一番。規矩沒有了分量,制度失去了剛性,品行放棄了堅持,就會產生“溫水效應”,最終滑向深淵,鑄成大錯。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規矩如同杯子,干部的政治生命如同水。杯子漏了,水遲早是要漏光的。一些人在公款吃喝花費等方面隨心所欲,看似很滋潤愜意,卻招來群眾冷眼側目,更辜負了黨的重托。在奢侈浪費、迎來送往、年貨節禮、奢華享樂等方面立規矩、定制度,為的就是把漏洞堵上,涵養群眾信任。也隻有這樣,各級干部才有良好環境,去清清白白地做人,平靜如水地干事。

  對於領導干部來說,規矩意識不僅是一種政治覺悟,更是一種現代治理素養。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迫切要求我們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規矩意識,就是法治意識的基礎。處處不講規矩,治理往往就會失序。事事不守規則,法治就是鏡花水月。如果對約束自己的規矩都去突破,那麼面對規范制度,就會因覺得“束手束腳”而出格變通。如果隻想當“手電筒”,用規矩“照”別人不“照”自己,最終就會凌駕於規矩之上。這樣的干部,又怎麼能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也終將被群眾唾棄、被時代拋棄。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一隻凶猛的鯊魚和一群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然后用強化玻璃隔開。起初,鯊魚不斷沖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盡管這邊並不缺少食物,但它嘗試突破每個角落去吞噬美味。后來,鯊魚不再沖撞那塊玻璃了。再后來,實驗人員將玻璃取走,但鯊魚卻不再越過去。這個故事有很多隱喻。而從建立規矩意識的角度看,它告訴我們,抵制誘惑只是一開始有點難,堅持下去就會順理成章。

  “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堅持慎思、慎微、慎初、慎獨,養成了規矩意識,即使抽走那塊規矩的“玻璃”,每天也會自由地生活、快樂地工作,臻於“隨心所欲,不逾矩”之境,也必能干成事。


  《 人民日報 》( 2014年04月02日 04 版)

分享到:
(責編:權娟、秦華)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