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的盼頭是什麼?對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希望是什麼?我想大家都能感受到,最核心就是通過發展,脫貧致富,奔向小康。”
“教育實踐活動的重點在基層,評委是群眾,要接地氣,不能空對空,一定要實打實。”
全國兩會剛剛閉幕,伴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春風,3月24日至26日,自治區主席劉慧深入固原市原州區、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彭陽縣農村困難家庭、企業園區、項目工地,實地查看整村推進扶貧開發、農村危房危窯改造、中南部城鄉飲水、民生項目等情況,對固原市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調研。
“大家對政府工作還有哪些建議?還希望我們怎麼做?”調研過程中,劉慧多次隨機停下腳步,與路邊的村民親切交流、詢問外地來寧投資的創業者,主動征求社會各界對群眾路線的意見和建議。她反復強調,“一定要把老百姓的心聲放在心上,百姓的需求和期盼,就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點。”
要實實在在組織好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把活動的形式和地點移到田間地頭,搬進百姓家中,這樣才能聽到真話,才能找准問題
36年前的春天,窮則思變的張易人率先實行“包產到戶”,在寧夏響起了改革的第一聲春雷。36年后,解決了溫飽問題的張易人,又在奔向小康的道路上探索改革發展新路徑。
固原市和原州區是劉慧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聯系點,3月24日下午,劉慧來到寧夏包產到戶“第一鎮”,走進駝巷村村民張彩霞家中。劉慧仔細查看她家的居住條件,詳細詢問家裡的生活情況,幾畝地?一年收入怎麼樣?手裡有幾個本本兒,國家的補貼政策都能享受到嗎?張彩霞一一回答。
“房子是哪年蓋的?”劉慧問。
“房子是買下別人的,夏天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
“想不想蓋新房子。”
“想!”張彩霞說。
“現在政府給貧困家庭每戶補貼危房危窯改造款兩萬二,你自己再添上一些,鉚足勁兒干上一兩年,新瓦房很快就起來了。”劉慧說,“把房子建起來,養上十幾隻羊,再把土豆種好,我們盼著你們的日子能一天比一天好!”
“你們還希望政府幫大家做點什麼?”劉慧問得真誠。
“現在種地有補助,蓋房子有補助,啥都有補助,好得很了。”張彩霞答得朴實。
走在駝巷村的村路上,劉慧與圍攏過來的群眾一一握手,隨機交談。劉慧現場征求村民的意見,“大家還想給政府提點什麼建議?還希望我們怎麼做?”一位群眾說:“村裡發展最大的問題就是養殖業和種植業,希望能貸點款,再就是年輕人打工和娃娃上學,這些都解決好了,老百姓啥都好了。”
劉慧說:“看到大家的精神狀態特別好,我非常高興。今天我們來就是跟大家一起商量,看怎麼發展最好,部門要怎麼幫助才能讓大家迅速富起來,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我們共同努力。”
話音剛落,人群中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
在駝巷村黨員活動室召開的座談會上,劉慧與村民和黨員代表交流時反復強調,教育實踐活動在組織方式上要開門、開放,便於群眾參與和監督,把活動的形式和地點移到田間地頭,搬進百姓家中,這樣才能聽到真話,才能找准問題。要深入基層、深入一線,讓老百姓感受到干部作風的轉變。
固原在建設開放寧夏、富裕寧夏、和諧寧夏、美麗寧夏,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中地位重要。沒有固原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寧夏的全面小康
三天裡,劉慧相繼走訪的原州區張易鎮駝巷村、西吉縣偏城鄉雙羊套村、隆德縣楊河鄉紅旗村、涇源縣興盛鄉下金村、彭陽縣白陽鎮陡坡村都屬於自治區確定的500個重點貧困村,五個村都立志要在年內摘掉“窮帽子”。為了幫助貧困村致富奔小康,固原市建立貧困村“銷號制”,逐個研究各村產業規劃,打響了一場扶貧攻堅戰。
固原市各個縣區都制定了詳細的“扶貧規劃圖”,地圖中用紅、藍、綠三色清晰地標注出幸福庄點、整村推進和危房危窯改造的貧困村位置、人數、產業。每到一個村,劉慧都會隨機走訪幾戶村民,問一問群眾家裡的生產生活情況,還有哪些想法和期待,並幫著老鄉一起算增收賬、致富賬。劉慧對固原市精准扶貧的做法給予肯定,她說:“我在農村工作會上講的精准扶貧,就是要扶持到村到戶,責任到單位、到個人,就是要做好扶貧規劃、村鎮規劃、產業規劃,各部門要實行聚焦,定點銷號。”
3月26日上午,在彭陽縣古城鎮古城村危房危窯改造施工現場,村民馬志蘭一家正在蓋新房,劉慧與馬志蘭親切交談,詳細詢問建筑造價、建材價格,一家人的生活狀況。
“蓋了新房,家裡的負擔重不重?”
“現在蓋房子有補貼,政府補一點,自己再添一點,差不多夠了,一家人打工,日子過得去。”馬志蘭笑盈盈地說。馬志蘭身后,已經蓋好的大門樓上,四個油漆大字寫著“國泰民安”。
劉慧指出,固原在建設開放寧夏、富裕寧夏、和諧寧夏、美麗寧夏,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中地位重要。沒有固原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寧夏的全面小康。要牢牢把握扶貧攻堅這個重點,統籌做好生態移民、定點幫扶和整村推進等工作。今年‘銷號’的100個貧困村,每個貧困村都要有規劃、有方案,精確到人、精確到戶,把脫貧目標任務責任到人,落實領導干部包村幫扶機制,實實在在幫老百姓干一些具體事。各部門要根據整村推進扶貧開發的規劃,聚焦扶貧村,形成合力。貧困村群眾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把政府的幫助和扶持與自身的努力和奮斗結合起來,兩股勁兒加在一起,共同走向脫貧致富。
在貧困地區干成一件事,要比別的地方付出的更多。固原要搶抓機遇,找准定位,擴寬思路,真抓實干,打好扶貧攻堅和民族團結“兩張牌”,以教育實踐活動促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山城春暖,處處新顏。
近年來,固原各縣區立足各地特色,像比賽一樣抓發展,“六盤勝地、水墨隆德”“高原綠島、山水涇源”“秦漢古邑、生態彭陽”“回鄉文化、園林西吉”紛紛亮出各自的城市品牌,大縣城建設全面提速,縣城框架全面拉開,城區面積“長”大了,城鄉面貌變“靚”了。
市民休閑森林公園建設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新課題”。固原兒童公園、西吉北山公園、隆德龜山公園、彭陽茹河公園等一批有文化、有內涵的市民休閑公園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之中。
劉慧對山區大縣城建設給予充分肯定,她指出,要繼續推進寧南區域中心城市和大縣城建設,突出產業支撐和基礎設施配套,增強縣城聚集能力,讓更多的山區老百姓到城裡居住、創業、發展。同時,要抓好美麗鄉村建設,提升新農村建設標准和水平,努力改善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條件。
26日下午在固原市召開的座談會上,劉慧聽取了自治區教育實踐活動第四督導組組長、自治區人大副主任肖雲剛關於督導工作情況,聽取了固原市及各縣(區)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和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劉慧指出,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涉及的單位和人員面廣量大、層級較多,同群眾聯系更直接、更緊密,涉及的問題矛盾也更具體,而且在群眾家門口開展,群眾的期望值也更高。要強化信念教育,聚焦“四風”問題, 注重分類推進、強化開門教育、堅持領導示范。始終把增強思想自覺放在首位,以知促行﹔始終堅持抓作風建設不放鬆,持之以恆﹔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解決問題。
劉慧指出,在貧困地區干成一件事,要比別的地方付出的更多。固原要搶抓機遇,找准定位,擴寬思路,真抓實干,打好扶貧攻堅和民族團結“兩張牌”,以教育實踐活動促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劉慧強調,固原市要勇於破解水、路、綠等瓶頸制約,抓住國家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中巴經濟走廊的機遇,謀劃、爭取、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水源及連接工程,科學規劃交通網絡,主動爭取和推進鄉村道路建設。加大退牧還草、退耕還林、種草種樹、水土保持力度,保護好六盤山、月亮山、涇河源等核心生態區域,提高水源涵養能力,為子孫發展留下“綠水青山”。要著力發展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堅持“一縣一業”,用好冷涼優勢,把冷涼蔬菜、苗木產業、肉牛、馬鈴薯等特色產業做大做強。要鞏固和諧穩定的社會局面,一方面,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深入群眾,貼近基層,讓老百姓看到實效、得到實惠。另一方面,要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使回漢各族群眾更加團結和諧。
自治區黨委常委、固原市委書記李文章,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李銳,相關廳局、市縣負責人參加了調研及座談。(李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