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扎實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貴州省息烽縣堅持開門搞活動,聚焦“四風”問題,創新方式方法,採取縣級干部示范帶頭聽、機關部門多措並舉聽、鄉(鎮、社區)包村聯點聽、基層組織服務群眾聽等方式,真開門,開大門,廣泛聽取不同群體意見。
一是領導干部示范帶頭聽。突出領導干部示范,注重深入情況復雜、矛盾較多的地方聽取意見。堅持三個“不漏”要求,即全縣所有縣級領導干部全員上陣,不漏一個人﹔全縣161個村、13個居委會走訪全覆蓋,不漏一個點﹔對收集的問題,特別是涉及本人分管的突出問題,堅持邊查邊改、立說立行,不漏一件事。由縣級領導干部帶頭深入黨建工作聯系包保的鄉(鎮、社區)和下轄村(居),召開以基層黨員群眾為參加主體的小范圍座談會,同時通過實地走訪、上門服務等方式,開展“解民難、排民憂、順民意”大走訪﹔通過與群眾零距離接觸,集中聽取基層黨員、村干部、群眾代表在干部“四風”、經濟發展、村鎮建設、民生訴求等方面的意見。目前,全縣42名縣級領導干部已組織召開座談會84次,走訪基層黨員群眾1200余人次。
二是機關部門多措並舉聽。全縣機關、事業單位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在深入本單位黨建扶貧點、派出干部駐村點和下轄單位廣泛聽取干部職工、基層黨員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採取“組團”專訪、一線訪談等不同方式方法廣泛聽取管理、服務對象意見。如,交通局在召開動員會及座談會時,專門邀請客運公司、客運班線客車業主、出租車駕駛員、駕駛員培訓企業等服務對象代表參加,發放民主評議表以不記名形式征求意見﹔旅文局、住建局等部門班子成員以組團形式,充分利用群眾晚間組織開展廣場舞等較為集中的時間、地點,廣泛聽取意見﹔縣人口計生局組織班子成員進村入戶,專門到獨生子女戶、“兩女”、“失獨”家庭了解群眾所需,聽取群眾在計生服務、獎勵扶助政策落實等方面的意見。執法監管和窗口部門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聽取意見,取得了良好效果。縣衛生藥監局直接在病人或病人家屬中聽取意見﹔縣教育局專門組織召開了學生家長召開座談會﹔縣政務大廳班子成員利用群眾來辦事的間隙,請群眾提意見、建議,做滿意度調查,落實即辦即訪即改。目前,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已收集群眾意見、建議4500余人次共430余條,當場整改或落實整改措施的有77件。
三是鄉(鎮、社區)包村聯點聽。鄉鎮、社區班子成員明確聯村包村職責,重點聽取基層黨員群眾“最期盼什麼,最反感什麼”,注重聽取各級離退休老同志、兩代表一委員、有意見對象意見,對收集到的涉及本鄉(鎮、社區)問題即時整改,對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即時解決,杜絕群眾同一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現象。青山苗族鄉由班子成員包保村民組,實現座談、走訪全覆蓋﹔養龍司鎮將座談會地點定在農戶家中,採取“壩壩會”、“爐邊會”等方式,悉心聽取群眾意見﹔西山鎮制作了1000余份調查問卷送到各村群眾代表、“兩委員一代表”手中,請群眾當“裁判員”對鎮班子、班子成員進行評議﹔石硐鎮黨委書記帶領全體班子成員,深入全鎮18個村與黨員群眾代表進行個別訪談,“面對面”征求意見﹔新華社區充分結合網格化管理服務模式,由轄區各網格包保人、網格黨小組成員深入樓棟住戶中聽取意見。
四是村級組織服務群眾聽。村級組織堅持以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中心,通過服務凝聚民心,廣泛收集基層黨員、群眾,特別是老黨員、貧困黨員、貧困群眾、空巢老人、留守婦女等特殊群體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在農村,充分結合農村社區建設全覆蓋、同步小康駐村、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等工作,依托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平台,在服務群眾時聽取意見的基礎上,駐村干部、村(居)干部、組(段)長實地走訪聽取群眾意見,關心群眾冷暖,解決實際問題。如,九庄鎮新沙村創新方式,在留守兒童與父母間搭建網絡視頻通話,也讓“空巢”老人通過視頻與外出務工的子女通話,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多方聽取意見。如,貴州土包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與養龍司鎮幸福村合建的黨員教育培訓中心,在集中開展農業技術等培訓的同時,與基層干部、黨員、群眾共商發展思路,協調解決困難。息烽縣棋類協會、釣魚協會在定期開展活動時集中聽取意見等。
此外,息烽縣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大接訪、大下訪,同時通過“百姓—書記、縣長交流平台”、政府網站、網上信箱、電話、意見箱、群眾來信來訪等渠道,採取分門別類的方式聽取群眾意見,進一步確保了突出問題查找無“盲區”,提高了意見、建議以及問題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息烽縣黨建雲平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