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圍繞服務群眾建設服務型黨組織

任新峰

2014年03月27日09: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密切聯系群眾、自覺服務群眾,是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內在要求,也是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的重要任務。近年來,江蘇省如東縣以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為核心,積極構建服務對象全覆蓋、服務內容全方位、服務時間全天候、服務管理全過程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服務體系,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有效增強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打造服務平台。服務群眾平台的科學化、標准化、規范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服務的質量和效果。如東縣積極探索建立貼近需求、內容多元、務實管用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按照“便於群眾辦事、便於活動開展、便於作用發揮”的要求,精心規劃村級服務中心布點,為群眾就近獲取公共服務提供保障﹔採取“財政擠、社會募、能人捐”的方式,先后籌資1.5億元,在全縣232個村居推行服務中心標准化建設,做到硬件設施統一、內外設置統一、服務標識統一、工作流程統一﹔開展“星級服務中心”創評活動,獎優罰劣,做到服務態度“零推諉”、服務事項“零積壓”。

  提升服務效能。當前,群眾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基本訴求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基層黨組織必須適應新變化,加快改進服務方式。如東縣探索推行一站式、代理式、菜單式、主題式“四式”服務,努力提升服務效能。針對農村群眾居住分散、辦事不便等問題,在全縣232個村居全面推進村級公共服務中心便民服務大廳建設,做到一站式受理、定點式服務﹔根據黨員志願者的居住地、工作地或個人意願劃分“代理責任區”,確保每戶群眾都有明確的代理人﹔精心設計貼近群眾需求的“服務菜單”,讓群眾根據自身需求“點題下單”,志願者“按單服務”﹔緊扣農村工作的周期性特點和基層群眾的季節性需求,確定服務主題,將黨員志願者科學分組,適時、定時、准時為群眾提供相應服務。

  建強服務隊伍。基層工作開展得好不好,關鍵在於隊伍強不強。如東縣以黨員村干部為骨干,以大學生村官、入黨積極分子、青年團員等為主體,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根據黨員志願者的主觀意願、工作經歷、技術專長,開展“志願者崗位認領”活動,確保“人崗相宜”﹔按照“培訓促動、考核推動、典型帶動”的總體思路,實施“能力提升工程”,引導黨員志願者學本領、練內功、優服務﹔加大考核力度,定期開展崗內互評和群眾評議,促使黨員志願者“在崗、在行、在狀態”。

  健全機制保障。服務群眾不僅需要服務主體的思想自覺和能力提升,更需要制度發揮催化劑、穩定器作用。如東縣著力健全責任落實制度,建立村黨支部書記向鎮黨委專項述職制度,將服務群眾作為必述內容,推動村黨支部書記切實履行抓服務的第一責任人職責﹔建立“無為問責”制度,加強過程控制,確保服務群眾的各項制度落到實處﹔健全來訪接待制度,組織黨代表定期深入基層調研,定點接待群眾來訪,設立“黨代表信箱”,暢通群眾利益訴求表達渠道﹔建立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投入為輔的黨建經費保障機制,逐步形成黨建經費與地方財政收入同步增長機制。

  (作者為中共江蘇省如東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 人民日報 》( 2014年03月27日 07 版)
分享到:
(責編:喬業瓊、秦華)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