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環衛工免費體檢目前正在進行中,這是城區環衛工參加的第二輪免費體檢,5000名環衛工每人可享價值375元的全科體檢服務。與兩年前的首輪體檢相比,今年愛心醫療機構新增3家,達到9家。自市總工會啟動“關愛環衛工人十年行動計劃”以來,這些環衛工成為首批受益者。免費體檢、結對幫扶、困難慰問、贈送醫療互助金……工會組織為他們兌現著最實在的承諾,這正是市總工會巧做“加減法”、轉變作風求實效的縮影。
減法:120多項工作品牌砍掉90多項
減法減去的是形式主義和表面文章。在工會宣傳系統工作多年的老林說,過去“儀式”很多、會議很多,如今有“干貨”的服務變多了,會議數量也較去年同期減少40%,多會合一的“一會制”已成常態。
市總工會法律保障部部長王慷說,做減法就是要打破不利於服務職工的工作格局,比如簡化的職工醫療互助報銷手續就大大方便了職工。福建東南造船廠職工王靜已連續參加四期職工醫療互助,因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她是幫扶中心的“常客”,以前報銷要提供一大堆材料,現在隻要一張住院發票、一份出院小結、一份參保結算單就能辦好,省了許多事。
在減法思維的帶動下,市總工會將120多項工會工作品牌逐一“過篩”,有沒有實效是唯一標准。最終,90多項內容重疊度高、職工參與度低的“老品牌”被砍掉。其中,包括職工節能減排行動、“五小”在內的13項工作被“我為企業發展獻一計”職工金點子大賽所涵蓋;少數職工參與、脫離崗位的“精英化”勞動競賽被行業性、立足崗位的“草根式”勞動競賽所取代;“職工之家”建家標准成為評價基層工會建設水平的統一指標,涵蓋了工資集體協商、企業民主管理、職工文化建設等多項工作,避免了層層考核、重復檢查。
加法:“春夏秋冬”四季幫扶惠及13萬人
減去的是形式主義,增加的是形式創新,帶來的是工會組織服務發展、服務職工的更強實力。
在中心城區,16處園林小品被永久保留;12條內河、33條城市干道保潔水平擺上網絡,接受票選;58個住宅小區物業競相提高服務質量,推出王牌項目……這些市民享受到的新實惠,皆因勞動競賽的“變臉”而生。將競賽目標與文明城市創建緊密結合,立足崗位的競賽新模式讓競賽少了“形式主義”色彩,變得更接地氣。
在“創新加法”中,工會組織“春送崗位、夏送清涼、金秋助學、冬送溫暖”的四季幫扶品牌更加深入人心,僅去年全市工會就籌集資金1587萬元,為13萬人送去溫暖。“1+4”社會化職工維權機制也顯示出越來越強大的“合能量”。這項涉及工會、法院、司法、勞動等六大部門的維權機制,涵蓋了職工訴求源頭表達、爭議調解、法律援助等十余項內容,為職工維權撐起了保護網。
本著轉變作風求實效的思路,年初以來,市總工會機關干部與1683名職工結對子,走訪企業2463家、職工4萬多名,為企業、職工辦實事1415件(次)。市總工會還成立了12支基層工會創新小分隊,幫助基層打造工會工作新亮點,讓“加減法”效應在基層更廣延伸。
(福建省福州市黨建雲平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