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融入群眾才能走好群眾路線

■姜 波 楊 泱

2014年03月26日08:48  來源:解放軍報

  習主席強調指出,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就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始終保持同群眾的密切聯系,尊重其主體地位。對黨員干部而言,保持同群眾的血肉聯系,要始終做到“想”群眾,把群眾當活水之源﹔“懂”群眾,把群眾當知心朋友﹔“學”群眾,把群眾當事業導師。

  “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任何時候黨員干部都要飲水思源,心裡裝著群眾,不可忘記涌流之源。如果黨員干部心中隻裝著位子、票子、車子、房子,哪還有群眾的位置?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就要“知源”“思源”,把群眾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始終把群眾的喜怒哀樂當做工作的“指示燈”,把群眾的表揚批評當做進步的“加油站”,把群眾的真實感受作為衡量服務的“一杆秤”,如此,我們才能擁有不斷前行的動力之源、取得勝利的力量之本。

  懂得群眾為何而苦,也就明白如何為群眾祛苦﹔知道群眾因何而樂,也就懂得如何讓群眾更舒心。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黨員干部講話應常用群眾的“土話”,少說自己的“官話”,多端群眾的“大碗茶”,少捧自己的“高腳杯”。善於體察群眾的情緒,了解其精神面貌和真實需求。真正把群眾當家人、當親人、當朋友,從基層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努力為群眾排憂解難,盡力為群眾帶去實惠。隻有真正懂得了群眾,了解其所愛所憎、所思所慮、所願所盼,才能做到憂民所憂、想民所想、急民所急。

  群眾永遠是一部教科書。毛澤東曾告誡黨員干部要“甘當小學生”,拜群眾為師。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就要尊重群眾的智慧與創造,時刻問教於群眾,立業於群眾。善於走出“宅門”,走進群眾,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地打交道,才能聽到真話,查到實情,感受到民意,定制度、作決策才會順民意、得民心。黨員干部無論官位多高,都應把架子放下,把目光沉下,把身子扑下,多同群眾溝通、多和群眾聯系,搞建設抓工作體現群眾的意志觀點。走進群眾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名群眾,沒有任何特權,才能真正做好群眾工作,贏得群眾支持。

  腳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黨員干部隻要一心想著群眾,一心為了群眾,一心造福群眾,就能感受到群眾的可親可愛、睿智高明,就會在融入群眾中走好群眾路線。

分享到:
(責編:權娟、秦華)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