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滁州市委書記江山向全市黨員干部推薦了著名作家周立波1948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暴風驟雨》。重溫這部經典,讓我們深啟發,倍受教育。
《暴風驟雨》這部小說描寫了東北地區一個叫元茂屯的村子,從1946年到1947年土地改革的全過程。故事雖然發生在距我們60多年前的解放戰爭時期,但其所反映的當時中國特殊的社會形態,斗爭的艱巨復雜,至今看來仍栩栩如生、熠熠生輝。表面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涌動的農村階級斗爭形勢,恰似暴風驟雨的前夜。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發動群眾,把他們內心涌動的不平、壓抑、憤怒、斗爭願望釋放出來,依靠群眾奪取敵后對大地主、封建勢力、地方頑偽武裝的勝利,進而支持前方的戰爭,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全面勝利。小說以小見大,見証了我們黨艱難的奮斗歷程,反映了我們黨不同階段把握階段特征和掌握社會發展的能力。小說以一支工作隊,深入農村廣泛發動群眾,開展對敵斗爭直至取得最后勝利的情況,展示了我們的土改工作隊高超的群眾工作方法、牢固的群眾觀點和群眾工作原則,對於今天我們樹立和增強宗旨意識,提高服務本領,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都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和借鑒指導意義。
啟示一,做決策、干事情必須深入群眾,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必須真正走進群眾,與群眾真心真誠相交。小說中描寫了土改工作隊剛進村時,有同志提出召開動員大會,隊長蕭祥提出不同意見:“咱們乍一來,就開大會,了解不到什麼真實情形,你說著,他們聽著,你向大伙提出你的意見,他們會齊聲說:‘贊成’。可是,你說他們馬上真的贊成了嗎?那可不一定。中國社會復雜得很。中國老百姓,特別是住在分散的農村,過去長期遭受封建壓迫的農民,常常要在你跟他們混熟以后,跟你有了感情,隨便嘮嗑時,才會相信你,才會透露他們的心事,說出掏心肺腑的話來。”蕭祥隊長准確把握了當時農民所處的環境及各種生活形態,具有豐富的群眾工作經驗。果不其然,由於群眾工作不深入、發動群眾不充分,第一次斗爭大會失敗,僅僅得到少數貧農底氣不足的“贊成”和滿腹疑惑的回應,最終以鬧劇式的“情緒緩和”而結束。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中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農民與當年元茂屯村民相比已是天壤之別,但是受生活環境、生產方式的局限,要把分散的、鬆散的廣大農民群眾動員起來組織起來,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一呼百應”那麼容易,要贏得群眾的信任必須真正走進群眾,真心與群眾交朋友,真誠與群眾談心交心。在農村環境整治工作中,我們最有切身體會和感受,凡是群眾發動充分,群眾主動參與意識強的地方,工作很快就能打開局面﹔凡是群眾“被發動”、“被動員”沒有積極性的地方,即使干部牽頭做了大量工作,效果也不會好。毛澤東同志在1964年9月指出:“我們的干部中,自以為是的很不少。其原因之一,是不懂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因此,不厭其煩地宣傳這種認識論,是非常必要的。簡單地說,就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所以,憑想當然做決策、“拍腦袋”、干事情,不僅不會得到群眾的響應和支持,而且往往會留下后遺症,貽誤工作,造成損失。
啟示二,做好群眾工作要耐心細致,始終保持對人民群眾的熱情,對事業的激情。小說中工作隊長蕭祥在隊員劉勝遇到挫折,想打道回府的時候,耐心勸說他:“做群眾工作,跟做旁的革命工作一樣,要能堅持,要善於等待。群眾並不是黃蒿,劃一根火柴,就能點起漫天大火,沒有這種容易的事情,至少在現在。”當農民積極分子郭全海面對謠言情緒低落的時候,蕭祥勸導說:“隨便干啥,都不能一下就能干好的。不是一鍬就挖出個井來,得慢慢地挖,不能心急。”盡管當代農民的文化水平、文明素質與解放前相比已有根本性的改變,但是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形成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文明習俗是不可能企望一朝一夕得到改變的,我們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也是同樣的道理,必須保持足夠的耐心,保持堅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現在一些干部受功利主義的價值觀、急於求成的政績觀的影響,存在浮躁心態和急躁情緒,做群眾工作常常是“通不通三分鐘,再不通龍卷風”,往往因觀點不同、言語不合,動輒與群眾動粗,向老百姓發火,造成與群眾情緒對立,方法簡單粗暴,命令式推進工作,往往事與願違,把好事辦“砸”了。毛澤東同志早在1945年《論聯合政府》中就指出“在一切工作中,命令主義是錯誤的,因為它超過群眾的覺悟程度,違反了群眾的自願原則,害了急性病。我們的同志不要以為自己了解的東西,廣大群眾也和自己一樣都了解了。群眾是否已經了解並且是否願意行動起來,要到群眾中去考察才會知道。”做好群眾工作要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憂群眾之所憂。做好群眾工作還必須保持持久的“熱度”,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不是權宜之計,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應當成為廣大干部融於血液的自覺行動,切不可“一陣風”,隻有“三分鐘熱度”。
啟示三,做好群眾工作必須干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小說中在斗倒惡霸地主韓老六之后,工作隊組織窮苦農民討論,擬出分配土地的方案。蕭祥在工作隊會議上說:“分吧。分地、分房、分牲口,多多給老百姓一些好處。越快越好。”分到各家各戶的土地,極大地鼓舞了翻身農民的政治熱情,當時在整個東北土改區出現了參軍和生產兩個高潮。這一點,啟示我們,無論干什麼事,要想贏得群眾的支持,就必須讓群眾得實惠,讓群眾看得見實實在在的成效。毛澤東同志抗戰時期就曾指出:“一切空話都是無用的,必須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我們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也是如此,就是要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准,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作為決策的根本依據,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多辦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把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放在工作首位,及時了解群眾訴求,妥善化解利益矛盾,依法維護群眾正當利益,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認真解決各項民生問題,努力把為人民排憂解難的工作落到實處。對此,毛澤東同志早在1959年3月就指出:“一定要每日每時關心群眾利益,時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適合當前群眾的覺悟水平和當前群眾的迫切要求。凡是違背這兩條的,一定行不通,一定要失敗。”主席告誡依然縈繞耳畔,我們必須牢記執行。
啟示四,做好群眾工作必須注意發現和培養積極分子,發揮典型示范帶頭作用。工作隊在第一次斗爭大會失敗后,認真分析總結教訓,組織工作隊員深入到最貧苦、仇恨最深的窮雇農家中,談心嘮嗑,培養革命最徹底、最堅決的趙玉林、郭全海、白玉山等一批積極分子,然后讓他們去聯系,發動更多的貧苦農民,這些積極分子后來都成為農會干部,他們就像種子,如同星星之火,不斷發展壯大,形成推翻舊世界的強大力量。培養積極分子和骨干力量,讓群眾動員群眾,讓群眾宣傳群眾,這種群眾工作方法對做好當前的農村工作仍具有現實意義。一方面,我們要注意發現農村致富能手、專業大戶和開拓創業型人才,鼓勵和保護他們帶頭致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他們的成長發展創造更有利的環境﹔另一方面,要發揮他們的示范帶動作用,支持他們帶動和幫助更多的農民共同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光明大道,變“一枝獨秀”為“百花盛開”,讓“盆景”發展成為萬紫千紅的“大花園”,把鄉村建成農民自己的美好家園。
啟示五,群眾路線是我們黨戰勝一切困難的法寶,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丟。《暴風驟雨》這部小說雖然反映的是元茂屯村這個小地方的土改成果,但折射的是解放戰爭時期共產黨領導發動東北地區乃至全國進行的暴風驟雨式的土地改革,讓廣大貧苦農民翻身作主的艱苦斗爭歷程。這一斗爭成果進而為贏得全國的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形成了強大的后方力量。正如劉伯承所說的“士兵都是翻了身的人民,他們為保衛他們的翻身果實而戰,因此,在戰斗中莫不奮勇向前,以一當十。”陳毅則更直接地表示“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依靠民眾則一切困難能夠克服,任何強敵能夠戰勝,離開民眾則將一事無成。”我們依靠人民的力量奪取了全國革命勝利,這就是說,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群眾,血脈在人民群眾,力量在人民群眾。因此,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我們都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維護群眾利益,做好群眾工作。必須牢固樹立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進步和前進的決定性力量的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我們依靠人民群眾奪取政權,我們還必須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的小康社會,實現國家現代化更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但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的一些干部因受各種社會思潮的沖擊,群眾觀點有所動搖,群眾意識有所淡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群眾利益相背離,與人民群眾的感情有所疏遠,甚至一些干部嚴重脫離群眾,官僚主義現象嚴重。我們就是要通過群眾路線這面鏡子,認真查找黨員干部在群眾觀念、群眾立場、群眾感情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實解決好我是誰、依靠誰、為了誰的思想觀點問題,自覺擺正與人民群眾的位置,端正對群眾的態度,密切與群眾的聯系,增進與群眾的感情,始終做到與人民共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
(作者系中共定遠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