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為確保村(社區)教育實踐活動高起點、高標准、高質量開展,專門制定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村(社區)教育實踐活動前期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召開動員大會前的准備工作提出要求。現摘要如下。
一、集中整頓后進村(社區)班子,做到“不調整不開會”
對存在下列問題之一的,認定為后進村(社區)班子。
1.村(社區)班子“庸、懶、散”問題嚴重,服務群眾工作不到位,村(居)民普遍不滿意。
2.村(社區)干部“獨、私、貪”問題嚴重,干部不團結、矛盾大,嚴重影響村(社區)日常工作。
3.村(社區)書記、主任配備不到位,嚴重影響村(社區)日常工作。
4.近兩年來村(社區)班子成員有重大違紀違法行為。
5.近一年來出現嚴重群體性事件。
堅持“一村(社區)一策”,調整后進村(社區)班子,落實幫扶措施。整頓工作在3月15日前完成。
二、全覆蓋培訓村(社區)干部,做到“不懂政策不開會”
市、縣(區)、鄉鎮(街道)採取以會代訓的方式,對村(社區)干部進行全員培訓,講清楚中央和省委、市委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部署要求,村(社區)活動的目標任務、環節步驟,黨員干部特別是村(社區)班子及成員參加活動的具體要求。
1.市組織示范培訓。主要培訓新任村(社區)書記、主任,黨建示范村(社區)、發展重點村、旅游新村的書記、主任。
2.縣(區)組織重點培訓。未參加市示范培訓的村(社區)書記、主任,納入縣(區)重點培訓對象,進行不少於20學時的培訓。有條件的縣(區),可根據不同類型村(社區)的特點,分門別類組織開展培訓。
3.鄉鎮(街道)組織輪訓。普遍培訓村(社區)干部、小組長。對交通不便、地方偏遠的少數民族村,採取辦小班、編寫民族語言教材等方式進村培訓。
三、開展“雙找”活動,做到“不清底數不開會”
開展“黨員找組織、組織找黨員”活動,抓好黨員摸底工作。
1.發公開信“面上找”。通過《攀枝花日報》、《攀枝花晚報》、攀枝花廣播電視台等媒體和各大網站發公開信,通告黨員到所在村(社區)報到,領取學習資料。
2.電話、信函、走訪“上門找”。採取通一次電話、發一條短信、托人通知、發信函、上門走訪等方式通知黨員參加活動。
3.發公函“委托找”。由縣(區)或鄉鎮(街道)向村(社區)黨員外出務工聚集的園區、企業、工地等發公函,委托相關單位幫助找到黨員,反饋黨員有關信息。
四、開展“大走訪”活動,做到“不明問題不開會”
開展“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4級干部分級走訪群眾。重點收集以下5個方面問題:村(社區)干部服務意識、服務能力、服務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村(社區)黨員帶頭、帶領、帶動發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村(社區)資源、資產、資金的使用、管理、公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生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村(社區)民主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1.對收集到的問題,逐條梳理匯總,找准本村(社區)和黨員干部作風存在的突出問題。
2.建立村(社區)民生訴求、困難群眾、穩定工作“三本台賬”和干部作風台賬,明確責任人和時間表,落實整改措施。
3.群眾對村(社區)資源、資產、資金問題反映強烈的,組織紀檢、審計、財政、農口等部門對其近三年情況進行審查,並以群眾大會、村務公開等方式“晒賬”。查出問題的村(社區)班子或干部,及時處理並公布結果。
五、強化活動工作保障,做到“不具備條件不開會”
1.按照每村(社區)不低於5000元的標准,在3月15日前,將村(社區)教育實踐活動專項經費劃撥到位。
2.集體經濟“空殼村”或經費無法支撐活動開展的村(社區),鄉鎮(街道)調劑工作經費給予適當補助,保障村(社區)活動正常開展需要。
3.村(社區)活動場所缺失的,採取租賃、借用等方式解決。
4.對村(社區)遠程教育站點設備、設施進行一次全面檢修,維修損壞的設備,補充缺失的設備,保証村(社區)黨員學習教育的需要。
六、組織村(居)民評議,做到“開不開會群眾說了算”
每個村(社區)召開動員會前,要組織本村(社區)黨員、村(居)民代表、轄區單位負責人,召開評議大會。會上,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要講清楚教育實踐活動的方法步驟,講清楚班子和黨員的基本情況,講清楚近三年班子的主要工作,講清楚查找的突出問題和解決措施﹔並就村(社區)班子強不強,資源、資產、資金賬目清不清,突出問題找得准不准,解決問題的措施實不實,活動宣傳廣不廣等5項內容進行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