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一戶群眾不落 一個死角不留

內蒙古翁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覆蓋紀實

2014年03月17日16:2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民聲期盼重如山,造福百姓排憂難。久旱秧苗及時雨,魚水情深父母官。”這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翁旗毛山東鄉雞冠山溝村村民組全體村民給旗政法委書記青格勒發來的感謝短信。

毛山東鄉地處翁牛特旗西北,也最偏僻。該鄉雞冠山溝村一村民養羊散放,破壞村民的草場,村民意見大,找村裡、鄉裡都解決不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后,青格勒下鄉走訪時及時幫助解決了這一問題。這是翁旗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

高標准嚴要求 頂層設計開好頭

翁旗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視為加快全旗經濟社會發展的難得機遇,同時也當作轉變工作作風、提升干部政治素質和能力水平的一次全面考核,高標准、嚴要求、開門搞活動,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以扶貧攻堅、化解矛盾為主線,以開展 “四大行動”、推進“六大工程”為載體,力求做到宣傳發動全覆蓋、走村入戶全覆蓋。

他們把上級精神先學起來,“四風”表現先查起來,存在的問題先改起來,規章制度先建起來。自去年7月份以來,旗委先后召開4次常委會、3次干部大會、6次理論中心組集體學習會。旗四大班子領導帶隊,1000多名機關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面對面征求意見,共梳理出6大類1637條問題和建議。旗黨政班子成員先后接待來訪群眾158批1267人次,初步摸清了黨員干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基本掌握了群眾的利益訴求。圍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自治區28項配套規定精神,旗委常委會研究制定了10個方面35項配套規定,為實踐活動的開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備工作。

下基層轉作風 務實清廉得民心

“我們今天來,就是想聽聽你們的意見,了解你們的困難。”3月7日,見到旗委書記敖日格勒,格日僧蘇木道侖毛都嘎查的牧民們打開了話匣子:“今年春耕種地很困難,種子、化肥都需要錢呀!”圖門吉日嘎拉說。敖日格勒書記聽后說:“放心吧,一定讓你們種上地!”在烏雲敖其爾家中,敖日格勒書記查看了他的住所后坐在火炕上,和烏雲敖其爾拉起了家常。當了解到他家生活比較困難時,敖日格勒拿出自己的1000元錢塞到烏雲敖其爾手中。

翁旗上下圍繞改進作風進行大走訪,本著著眼發現問題進行大調研。工作隊員輕車簡從,穿沙漠、走山路、進農戶,隨身攜帶著旗委教育實踐辦公室統一發放的四件必備品——一張活動主題宣傳畫、一本學習“口袋書”、一張征求意見表、一個民情民意記錄本,逐戶聽取群眾呼聲,同步征求意見建議,做到征求意見不落一村、不落一戶。針對群眾意見建議同步解決問題,凡是能夠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當場不能解決的及時拿出解決方案。他們建立信訪法律援助中心,成立第三方信訪工作室,同步開展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下鄉工作組輕車簡從,一日三餐,一菜一飯,自掏腰包,吃住在村裡,談話到家裡,辦事落實在行動上。在群眾家吃完飯后,工作隊員把錢主動放在飯桌上,群眾不收,他們便偷偷放在電視機下面或是枕頭旁。老百姓感動地說:“這樣的下鄉干部真是好樣的,我們打心眼裡佩服!”

動真格下實功 真情付出見成效

自活動開展以來,翁旗基本實現了學習教育、征求意見、調研走訪全覆蓋的目標。從3月7日開始,全旗2065名干部深入22個蘇木鄉鎮場街道、229個嘎查村、14個社區(居委會)、19個分場,共召開座談會262次,發放調查意見表16萬張、活動宣傳張貼畫16萬張,共走訪戶數16萬戶,基本做到了鄉不漏村、村不漏組、組不漏戶。這次調研走訪,共征求到群眾意見建議和訴求28760件,通過梳理歸納匯總為3412件,已經解決809件,正在納入計劃解決的664件。為踐行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切實解決困難群眾面臨的實際困難,旗委、政府決定,旗財政通過民政救助發放救助金460萬元,各鄉鎮通過節省“三公”經費籌集100.75萬元,各鄉鎮職工和包扶機關及下鄉工作隊捐助98.48萬元,共籌集資金659.23萬元,解決了群眾眼下的生產生活難題。

毛山東鄉鄉長秦艷東在油房村走訪了解到村民於國忠一家三口因兩人患病致貧情況后,把身上僅有的600元錢拿出來,幫助他家解決春耕用肥問題。副旗長房瑞到五分地村調研走訪,了解到大學生小孫承包的700畝地遭受雹災,小孫認為農業保險分配不公。房瑞及時召集相關人員現場辦公,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張啟民 李富)

分享到:
(責編:權娟、秦華)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