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沒想到,隻打了一個電話,港航人員居然從湖北跑到了湖南,上門來船檢。”昨日,襄陽市襄州區船主張紅波這樣感激地說。
35歲的張紅波,近年來主要在長江上跑貨運。去年7月,身在江西九江的他,懷著試試看的想法,給襄州區港航所打來電話,詢問能否上門船檢。3天后,副所長庄濤帶著人員來到九江,僅用一天時間就辦完了所有手續。“如果回去船檢的話,來回最少得一個星期,而且船隻、船員、輪機長全需到場,要耽擱不少生意。”張紅波介紹,自己由此省錢好幾萬元。
據介紹,港航人員上門服務,不多收一分錢的檢驗費用,所有開支均由原單位負責。
襄州交通局局長彭少華介紹:為讓船檢服務離群眾近些,港航所曾經連續三次搬遷服務點。
2009年以前,該區船檢服務點集中安置在區政務中心。但對常年在外的船主而言,他們最熟悉的地方是港航所。在他們的強烈要求下,服務點遷至距漢江較近的港航所。
2013年端午節,一次例行的安全巡查,讓彭少華感到還有改進服務的必要。
那天,兩位50多歲的老人和一個小女孩出現在港航所門口。大門緊閉,老人一邊就著咸菜啃饅頭,一邊朝裡面張望。“今天放假了,你們改天再來吧。”有人說。“辦個事真難啊,我們剛急急忙忙從武漢趕回來。”
原來,船主為了年檢,從武漢開了2天多船趕回,但沒想到碰上了節假日。船到漢江邊,又沒有固定的停泊位,為了安全,一家人兵分兩路,兒子媳婦看船,老兩口去辦年檢。
當時,彭少華心中很不是滋味。現場幫老人解決問題后,他想:“老百姓還是那麼不方便,難道就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了嗎!”
很快,一條舊躉船被改造成了襄州港航水上行政信息服務中心。它停靠在漢江與唐白河的交匯口,可為年檢船主提供臨時停泊位,而且實行業務咨詢一次性告知、業務辦理一次性完成、業務矛盾一次性調處等服務。
新設立的水上服務點,方便了襄州區200多位船主。但張紅波的電話,又讓彭少華想起了遠在長江上的130多艘船隻。
長江那千裡黃金水道,是不少襄陽船主追逐夢想的地方。這些船多是大噸位,往返於省內外。讓它們回來檢審,不僅非常耽擱船主業務,而且也面臨著漢江水位越來越低的現實障礙。
去年10月起,襄州區正式推出水上電召船檢服務。根據長江上船主的需求,電話約定好上門服務的時間和地點。港航人員搭車前往時,就近通知其他船主也來檢審,一舉多得。
迄今,襄州區港航所已外出審驗貨船20多艘,平均為每位船主節省費用約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