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上海普陀區聚焦群眾最擔心服務始終“在路上”

欒吟之

2014年03月17日08:38  來源:解放日報

最近,真如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增設了“24小時自助查詢區”,居民不僅可以自助繳納水、電、煤賬單,還可以查詢、打印各項業務的辦事指南,解決了上班族沒時間辦事的難題。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普陀區集中解決群眾各項急難愁問題,讓“在路上”的惠民舉措早日落地。

“群眾最擔心的不是上面沒有惠民舉措,而是服務始終‘在路上’,遲遲落不到我們身上。”在普陀區委開門聽意見的過程中,許多居民吐露心聲。區領導意識到,解決市郊結合部居民出行不便、老城區積水點遍布、蔬菜價格不穩定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看似是小事﹔但若解決不好,則會造成“末梢堵塞”的大問題。

為了讓“在路上”的惠民舉措早日落地,10名區委常委和其他幾名黨員副區長建立街鎮、居委聯系點。前幾天,區委書記張國洪帶著區民政局長和各街鎮民政干部一起來到剛剛拓展功能的真如鎮養老服務中心,召開養老工作現場會,通過了適老型小區建設標准——根據老年人生活習慣,優化小區交通空間、居家空間、指示引導標志等適老性設計﹔新建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改造活動室、增加健身園地、休息座椅,改造路面、坡道、踏步等﹔區長程向民則帶隊到聯系點長壽路街道,為全年20萬平方米舊住房綜合修繕改造現場落實時間節點、落實責任人。

一些老年居民反映:“別的小區建成了百姓健身步道,我們很羨慕,今年建設范圍能不能擴大些?”根據普陀區的規劃,至2015年,全區將建成12條“總長300米以上、單向1.2米寬、雙向2米寬”的標准化步道。新建成的10條步道很受百姓歡迎,另外2條則因為場地狹小等原因難以落地。為此,區領導實地走訪,牽頭綠化部門和相關街鎮重新選址,准備因地制宜在相對靠近居民小區的公共綠地和人行道旁“見縫插針”建步道。(下轉5版)(上接第1版)還有居委會干部嘆苦經:“小區困難居民比較多、失業人數一直處於變動中,就業援助服務怎樣才能更有效?”為此,區領導又帶著區人社局負責人制定 “家門口的招聘會”方案,到居民區進行就業指導、召開現場招聘會,將企業用人需求與社區居民求職需求直接對接。

目前,一份《區領導聽取意見、查擺問題記錄表》已發放到各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手裡。記錄表將聽取意見的主要情況、通過查擺需解決的具體問題、牽頭部門建議及列為全區層面協調推動解決的問題建議分別列出。活動開始至今,已收集到重點整改項目30余項。截至目前,全區72家單位共查擺突出問題270條,落實整改項目和措施360條。

分享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