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許昌市民陸小林來到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廳,幾分鐘就取走了往來港澳團隊旅游二次簽注的相關手續。這讓她異常興奮:“沒想到辦得這麼快。”
2月底,許昌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開通“網上警局”。此后,為新生兒辦理入戶手續、換領機動車號牌、戶口遷移等10大類、83項業務,都會像陸小林一樣,不用來回跑腿、不用托關系,在家輕點鼠標就可辦理。個別民警的“冷、硬、橫、推”,群眾詬病的權力濫用現象,被“網上警局”有效拒之門外。
如何堅定信念、守住底線,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去年7月,許昌市“蓮城清風大講堂”正式開課,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及早進行思想准備和動員。
許昌市委書記王樹山為全市副縣級以上領導干部上廉政黨課時說:“要踏踏實實走好人生路,行大道,把人民放在心上﹔行公道,把責任扛在肩上﹔行正道,把法紀懸在頭上,始終保持為民務實清廉。”
上廉政黨課、觀看廉政教育片、推動家庭助廉、辦廉政培訓班、發廉政提醒短信……廉政教育活動如春風化雨,對許昌市的廣大黨員干部進行著觸及靈魂的精神洗禮。
“一絲一粒不多收,一針一線不多佔,一厘一毫不多貪,一生一世心自寬。”每逢節日,全市黨員干部都會接到很多這樣的廉政短信。去年以來,許昌市開展了全民參與的廉政短信、廉政漫畫、反腐倡廉網絡歌曲征集活動,廉政理念如春風駘蕩,拂心扑面。
“制度讓人不能犯錯,文化讓人不願犯錯。”許昌市工信局黨組成員何長成深有感觸地說,“廉政教育是警鐘,始終警醒我們牢記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
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楊水才紀念館、許昌市檢察院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河南省第三監獄等300多家廉政文化示范點,每天都迎來許多參觀者。看正反兩方面案例,聽落馬官員現身說法,給參觀者帶來思想上的強烈震撼。
3月11日,襄城縣十裡鋪鄉王庄村農民張國照收到了許昌市糾風辦發來的手機短信,告知他對鄉供電所的評議已被成功受理。張國照說:“我家的電表壞了,往供電所打了一個電話就解決了,我就想用手機短信評議一下。”
當然,如果不滿意,他也可以通過手機短信進行投訴。目前,許昌全市共有97個部門、5693個單位被錄入手機短信評議系統,置於全民監督之下。張國照說:“現在到公家辦事,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的事兒確實很少了。”
廉政文化潤物無聲,廉政培訓入腦入心,廉政基地遍地開花,廉政監督無處不在,使因種荷之風經歷百代千秋而有“蓮城”美稱的許昌大地“廉”風浩蕩,作風為之一新:行政審批服務部門放下身段,全年送証上門服務200余次﹔50名重點項目特派員主動出擊,協調解決建設環境問題281個﹔各地干部工作下沉,230支工作隊深入農村開展駐村幫扶……各級各部門風更清、氣更正。③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