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閆德民:向問題“叫板”讓群眾“叫好”

2014年03月12日09:49  來源:河南日報

  目前,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已在全國全面開展。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是集中解決市、縣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把改進作風的要求真正落實到基層,真正讓群眾受益。在部署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更加強化問題導向,盯住作風問題不放,從小事做起,從具體事情抓起,讓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省委書記郭庚茂提出,強化問題導向,要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活動要讓群眾“叫好”,必須向問題“叫板”。強化問題導向,注重解決實際問題,這是搞好這批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保証。

  堅持問題導向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

  問題意識是馬克思主義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范式。問題意識是對那些具有重要價值和實踐意義的時代命題或矛盾的正視與直面,以及對這些命題或矛盾予以正確回答和解決的自覺。每一時代總是有著屬於這個時代的問題,隻有以高度的自覺去清醒認識、准確把握和正確解決每一時代提出的問題,才能把人類社會不斷推向前進。馬克思主義就是在直面和回答時代問題中誕生的,也是以此為動力不斷發展和始終保持強大生命力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隻有立足於時代去解決特定的時代問題,才能推動這個時代的社會進步﹔隻有立足於時代去

  傾聽這些特定的時代聲音,才能吹響促進社會和諧的時代號角。”

  堅持問題導向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我們黨一貫堅持問題導向,把觀察、分析、研究和回答事關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作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的重要突破口和強大動力。在談到全面深化改革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要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以強烈的問題意識不斷研究和解決中國問題、推動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歷史。

  堅持問題導向是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的關鍵

  堅持問題導向是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的顯著特點。2013年7月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省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有序開展,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黨員干部黨性觀念、宗旨意識增強,黨員干部隊伍和機關的作風明顯好轉,黨群干群關系得到改善。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其中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突出問題導向。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各單位堅決貫徹“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堅持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聚焦反對“四風”,認真查找問題、敢於正視問題、勇於剖析問題,在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上動真碰硬,從而推動了問題的有效解決,保証教育實踐活動不虛不空不偏,不走過場,取得群眾滿意的實效。

  強化問題導向也是確保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的關鍵。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是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的延伸和深化,兩者緊密銜接、上下聯動。盡管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主題不變、鏡頭不換、要求不改、標准不降,但是與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相比,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更加直接面向群眾,更加貼近基層一線,群眾的要求更加具體,期望值也更高,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具有更強的問題意識,更加強化問題導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搞好教育實踐活動,說一千道一萬,還得看解決問題。”教育實踐活動是由存在的突出問題倒逼而來的,搞好教育實踐活動必須以解決實際問題、讓人民群眾滿意為最高衡量標准。如果缺乏更強的問題意識,就會對問題不夠敏感,使問題得不到很好解決,就很難讓群眾感受到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敢於直面問題,善於解決問題

  強化問題導向,就要在查找問題、正視問題、解決問題上更加主動、更加認真、更加自覺。問題總是客觀存在的,關鍵在於是否敢於面對。一些地方或單位並不是不存在問題,而是這些地方或單位的領導同志心存私心雜念、“怕”字當頭,怕自我揭短亮丑丟面子、傷自尊,怕批評他人丟人緣、傷感情,因而不敢觸及矛盾,不敢直面問題。大量事實表明,回避和掩飾問

  題本身就是最大的問題。要對准“四風”頑疾,逐一找問題,徹底查風源。要對照焦裕祿精神認真照鏡子、正衣冠,敢於素面朝天,亮自己的丑、揭自己的短、戳自己的疤,不就事論事、不停留於表面。這樣,開展相互批評才會不留情面、不拐彎抹角、不避重就輕,“真刀真槍”,直指問題要害。問題找准了,還要把整改抓在手上,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真整實改、立改立行。在整個教育實踐活動中,要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善於抓主要矛盾,什麼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緊迫就抓緊解決什麼問題,找准靶子,有的放矢,務求實效。

  強化問題導向,最終要落實到解決實際問題上,落腳到密切聯系服務群眾上。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是為民、務實、清廉,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為民。為民是黨的根本宗旨,也是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價值指向。強化問題導向,就要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著力查找黨員干部宗旨意識、群眾觀點、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堅決糾正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切實解決脫離群眾的問題、服務群眾不到位的問題、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做到有利於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下大氣力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真正把這批教育實踐活動的“為民”主旨轉化為老百姓“口袋裡”的實惠。⑥6

  (作者系省社科院首席研究員、政治與法學研究所所長)

分享到:
(責編:秦華、趙晶)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