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首要的問題是提高思想認識。思想自覺決定行動自覺。提高思想認識,應切實增強問題意識、公仆意識、責任意識。
一、切實增強問題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也可以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由“四風”問題倒逼而開展,又在不斷解決“四風”問題中取得人民群眾滿意的實效。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要任務是解決“四風”問題。解決問題,需要看到問題、找准問題,而看到問題、找准問題,又需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是十八大以來中央對領導干部提要求使用的一個高頻詞。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剛開始的時候,有的領導機關、領導干部說,我們沒有“四風”問題。對這樣的現象,中央尖銳而深刻地指出,看不到問題,本身就是問題﹔認為自己沒問題,本身就是大問題。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從思想認識角度講,每個領導班子、每個領導干部都要增強問題意識、突出問題導向。這是教育實踐活動高起點開局、高標准開展、高質量推進的基本前提。
增強問題意識,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才能發現問題、整改問題。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解決了許多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突出問題,讓黨風一新、政風一清。實踐証明,增強問題意識,突出問題導向,以問題整改開局亮相,以問題整改注入動力,以問題整改交出答卷,就能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增強問題意識,要緊密聯系本地區、本部門實際。盟市旗縣教育實踐活動涉及的單位和人員范圍廣、領域寬、數量大,與群眾聯系更直接、更緊密,涉及的矛盾和問題具體尖銳,群眾期望值高,任務也更加艱巨。習近平總書記講:“市縣領導機關、領導干部和基層單位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更直接,其不良作風更直接損害群眾利益、傷害群眾感情。必須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認真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各類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增強問題意識,就要緊緊抓住反對“四風”,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入手,著力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問題,把改進作風成效落實到蘇木鄉鎮街道和嘎查村社區,真正讓群眾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眾滿意的實效。
增強問題意識,要更加強化問題導向,回應群眾關切,盯住“四風”問題不放,從小事做起,從具體事情抓起,維護群眾利益,注重解決實際問題,讓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要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把改進作風的要求真正落實到基層,有利於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不等不靠,立行立改,對拖欠群眾錢款、克扣群眾財物、侵佔群眾利益等問題要開展專項治理,屬實的都要立即加以解決。教育實踐活動能否圍繞問題做文章,決定著活動能否善做善成、有始有終。對此,我們從一開始就要有深刻的認識,做到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二、切實增強公仆意識
解決“四風”問題,其目的是進一步密切聯系群眾,更好地貫徹群眾路線。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密切聯系群眾、貫徹群眾路線,核心問題是正確認識和擺正與群眾的關系。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群眾路線是黨和群眾關系的科學概括。過去我們強調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是魚水關系,就是說,黨如果脫離了人民群眾就像魚離開了水,生命就要終止。這是對革命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和群眾關系的生動比喻。今天,我們既要繼續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魚水關系,更要強調黨的干部和人民群眾的主仆關系。人民群眾是國家的主人,各級干部是人民群眾的公仆。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切實增強廣大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的公仆意識,就是要嚴格規范各級領導干部的公仆行為,就是要真正體現和充分保証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主人地位。各級領導干部,隻有真誠地把人民群眾當主人,把自己當仆人,才能為民務實清廉、主動服務群眾﹔隻有真正把人民群眾當老師,把自己當小學生,才能認真地向群眾學習、增長自己的智慧和才干﹔隻有真正把人民群眾當英雄,自己做勤務員,才能密切聯系群眾、密切黨群關系﹔隻有對黨的群眾路線真懂真信真用,才能找到主人、找准角色、當好仆人。堅持群眾路線,就要堅持人民是決定我們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真正讓人民來評判我們的工作。
公仆意識強不強、與群眾的關系正不正,是檢驗我們是不是堅持貫徹群眾路線、堅決反對“四風”的試金石。“四風”在各層級、各地區、各單位的表現形式不一樣,但“四風”的實質是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假公濟私、以權謀私,公權私用、公款私花。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隻有一心為公、事事出於公心,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作風問題都與公私問題有聯系,都與公款、公權有關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領導干部必須時刻清楚這一點,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嚴格自律。”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對黨的干部怎樣增強公仆意識、規范公仆行為,怎樣認識“四風”、克服“四風”,用什麼標准查找“四風”問題、解決“四風”問題,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列出了衡量的標准。
增強公仆意識,有強烈的公仆意識,才能對照公仆標准,有勇氣把自己擺進去,發現和找到自身“四風”突出問題,有決心真心實意征求意見、揭短亮丑查擺問題,用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有力武器清除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真正搞清楚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進一步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更好地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更好地補上理想信念這個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
三、切實增強責任意識
認真解決“四風”問題,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人民群眾滿意的實效,全體黨員都有責任,各級領導干部都有責任,都要增強責任意識。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級黨組織一把手要履行好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充分發揮帶頭作用。
打鐵還需自身硬。領導帶頭,是帶動廣大干部群眾的無聲力量,是我們黨的重要領導方法。堅持領導帶頭,領導要從自身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絕對不做。身教勝於言傳,表態不能代替表率。堅持領導帶頭,關鍵是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把手是關鍵。一把手以身作則並有力推動班子切實貫徹中央精神很重要。”一把手是領導班子的班長,是黨員干部的標杆,是教育實踐活動的第一責任人。一把手帶頭,是把教育實踐活動引向深入的重要方法,也是教育實踐活動能否取信於民的重要標准。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一把手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其他同志的工作動力。對於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隻有一把手帶頭抓落實,為其他黨員示好范、帶好頭,才會形成一層抓一層、層層推進的生動局面,讓群眾看到決心,增強信心。如果一把手不願動真碰硬、輕描淡寫、不以為然、敷衍塞責,傳遞負面情緒,釋放消極信息,教育實踐活動自然就會停留在務虛功、走過場上,雷聲大雨點小,陣勢大實效小,最終讓群眾反感、社會失望。
己身不正,焉能正人。一把手是教育實踐活動的組織者、監督者,更是參與者。如果一把手不能以普通黨員身份把自己擺進去,不能做到認識高一層、學習深一步、實踐先一著、剖析解決突出問題好一籌,就很難用嚴格標准來要求別人。哪裡有一把手帶頭,哪裡就有工作新局面﹔哪裡一把手高度重視,整個班子就會認真負責﹔哪裡一把手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子,群眾就會對他敞開心窩子﹔哪裡一把手把自己擺進去、立行立改,黨員干部就能直面問題、主動整改。
習近平總書記特別要求我們,要著力搞好教育實踐活動,堅持抓嚴,認真抓實,切實抓長,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人民滿意的實效。抓好一把手、一把手抓好,就是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人民滿意實效的一條基本經驗。切實增強責任意識,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一把手就要親自抓、帶頭干,率先垂范、樹起標杆,帶頭認真學習,帶頭聽取意見,帶頭談心談話,帶頭撰寫對照檢查材料,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帶頭整改落實和建章立制,真正發揮一把手的關鍵作用,確保中央高度重視、群眾高度期待的教育實踐活動,善始善終、善做善成。
今天強調切實增強問題意識、公仆意識、責任意識,就是為了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著力解決“四風”突出問題,著力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注重發揮一把手的示范帶頭作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主要任務是解決“四風”問題、切實轉變作風,最終目的是貫徹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而一把手示范帶頭是活動取得實效的關鍵。那麼,怎樣增強三個意識呢?根本途徑是加強學習,學好學深學透中央和自治區黨委規定的學習內容,邊學習、邊思考、邊討論,緊密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工作實際和群眾的生產生活實際,切實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不斷提高直面問題的自覺、為民服務的自覺、履行職責的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