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網友聲音

不妨把扮靚農村作為群眾路線的“重頭戲”

白洋澱的蘆葦

2014年02月14日13:3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為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加快建設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實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河北省委、省政府決定,今年將基層建設年活動與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合並起來統籌推進,並作為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據2月11日《河北日報》)

當前,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開展。此次活動可謂開到了群眾的家門口,對於領導干部來說,要直接與群眾面對面打交道,傾聽群眾意願,解決反映強烈的問題﹔對於群眾來說,大家更關心活動中能看到什麼樣的變化,得到什麼樣的實惠。所以筆者認為,扎實開展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明確活動的重要內容,先要思考如何立足農村實際,讓農民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看到活動帶來的實實在在效果。據報道,河北省把基層建設年活動與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合並起來統籌推進,並作為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其實是持續給農民群眾送“大禮”,同時也有成功經驗可參考,取得的成效還能擴大延伸,很符合農村的實際和群眾的期待。深入農村一線的領導干部,不妨借鑒河北的作法,把“扮靚”農村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重頭戲”。

“扮靚”農村,使農村的環境得到改善,基礎設施更完善,農民群眾生活的更舒適,教育實踐活動才能取得更直觀、更明顯的實效,也才能獲得更大認可。與城市相比,現在農村有些地方的環境臟、亂、差,資源配置相對匱乏,給農民群眾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主要原因除了村民本身的文明習慣外,就是財政投入相對不足,需要解決的問題沒能全部解決。所以,在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之即,應該把改善農村面貌、創優農民群眾生活環境作為重點,為農民群眾提供更多的生活便利。

當然,“扮靚”農村還要多一些“雪中送炭”。眾所周知,“錦上添花”可以立竿見影,好上加好,美上添美,效果明顯。但走群眾路線,建設“全面小康”,就不僅要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所以,領導干部應更加關注那些窮村、差村,扑下身子察民情、解民憂、幫民富,集中力量給這些村辦實事、辦好事,解決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而讓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惠及更多、需求更迫切的群眾。

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已經全面深入開展,相信借著活動的“東風”,領導干部的作風將更加扎實,農村環境能得到更大改善,農民群眾也必將得到更大實惠。

分享到:
(責編:趙娟、謝磊)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